刘牧现在想起自己的师父还一脸的崇敬。
唉……
自己那师父,太特么的厉害了。
刘牧心里都忍不住爆粗口了。
唉,自己师父那才叫一个天之骄子,天纵奇才啊,天生的道骨,转世的仙命。
托生在忠良将门之家,十多岁的时候便高中武状元,官拜禁军校尉,可心中有仙鹤之志,看不惯官场腐败之风,官阶太低,又不是谏官言臣,于是长叹之下,辞官隐世。
也是仙命中的觉醒,自己师父年轻气盛,行走江湖之时,心怀侠义,几年之中竟然以侠义入道,明悟前生往事,二十多岁时,便有了一身道行。
这也是自己的机缘。
刘牧的记忆好像又回到了千年之前,自己师父在二十多岁时,捡到了自己,将自己养大,并精心教导,传授武艺道法,在刘牧刚刚十二岁的时候,自己师父也才三十多岁,道行与功德便已圆满,飞升天庭成就金仙。
啊呀……想一想自己的师父,自己就是自豪啊,那可是金仙!
三十多岁便能够飞升天庭,成就金仙,现如今,能够上得了三十三天之上,面见三清,同时又是四方仙帝好友,披香殿内玉帝御用持剑金甲仙君。
唉……自己羡慕师父,自己还有些觉得赶不上自己师父。
不过,刘牧倒是没有气馁之类的意思,自己师父那是什么才华,自己不过学了个皮毛而已,就能如此成绩了,就连自己飞升到天庭的时候,自己的师父拉着自己的手,当着众多仙友,在披香殿欢喜的向玉帝自豪的说,这是自己的徒弟,也是养子。
哈哈哈,想到这,刘牧也是一阵的喜悦,也难怪自己师父高兴,自己可是坎坎坷坷,经历过红尘之后,明悟得道,修成正果,嘿嘿,二十多岁便飞升天庭。
虽然仙品非常低,只是侠义护法之类的道果,不过,那也是正经的天仙。
刘牧一阵得意之后,很是感概啊。
这都得益于自己十多岁便行走江湖,历经红尘打打杀杀,你争我夺,生生死死,自己才能明悟。
不过,这明悟之中,自己也是有着那么多的逍遥快乐的啊。
当初自己道行浅薄的时候,那在江湖之中那可是有了名的行侠仗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专门的以暴制暴。
遇到强人,匪盗,绿林等等打家劫舍或者是抢劫施暴的时候,自己因为年轻气盛,不懂得教化,所以,总是以最直接,但是其实并不那么慎重的方法去处理解决。
咳咳,那就是自己反过来,去打劫强盗,但不取其性命,只是教训并且劝告一番之后,再把得来的金钱送给贫穷特别需要帮助,甚至是救命的那些人。
久而久之,那时年轻的自己竟然名气越来越大,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感恩戴德,被刘牧教训并且劝告的绿林好汉,强盗匪类纷纷拜服,不再作恶,改作从良,或经商,或务农捕鱼。
后来刘牧自己历经多年江湖风雨,心中明悟,开始放下武艺,而是在山中专心学习自己师父留下的道法。
又是几年在山中苦修之后,刘牧道行高深,于是经常下山去看看自己曾经救过的百姓,教训劝告过的绿林好汉,强盗恶人,并且再逐一深浅不一的点化。
一些达官贵人久在红尘之中享乐,忽然遇到官场变故,或者家道中落,人生失意之时,总是苦闷,想不开,甚至轻生,刘牧也经常现身点化,并且略微相助。
后来,刘牧点化相助,并且教导过的一些落魄官员,或洗心革面,或奋发图强,竟然大多都重新得到皇帝的赏识。
无意中,皇帝曾关心过其中的一些官员,这些官员也多少说起过关于刘牧如同仙人一般点化相助,并且教导的事情。
这使得皇帝也不禁记在心里,有时回到后宫,也经常和妃子们说起刘牧的事情,没想到,其中一位妃子竟然还是刘牧十七岁行走江湖时救过的一个江南大富商的千金大小姐。
这个妃子的父亲经过差点丧女之痛后,什么都看明白了,钱是身外之物,有些东西比金钱宝贵多了。
于是便用钱捐了个江南的一个知府,随后还用自己经商得到的财富,整修河道,造福百姓。没想到得到了皇帝的赏识重用,官一直做到了户部尚书,女儿也嫁给了皇帝,封了妃子。
皇帝从这个妃子那知道了刘牧的所有事迹之后,大为感慨,于是下旨册封刘牧为护国伽蓝,护法贤师。
一般金银俗物皇帝也知道刘牧不需要,也找不到刘牧的仙踪,索性,皇帝也不做其他的表示了。
这其实也蛮符合刘牧的心意的,毕竟刘牧还非常的年轻,许多刘牧点化帮助过的人大多把刘牧视为朋友,甚至大多数人要比刘牧年纪要大许多,都把刘牧当作一个亲切的仙童,所以,刘牧到哪,哪里都有朋友殷勤款待。
嘿嘿……
如今,刘牧看着餐厅中喝着冰镇果汁的那些违法乱纪的几个人,心里坏坏的笑着。
小爷我是不是又可以重操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