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想要的生活永远不在别人口中
做真正的自己,是认定了努力方向就心无旁骛,不被别人左右。做真正的自己,更是要自己足够强大,不需要附和别人,只需顺应自己的内心,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林芳来公司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努力,她在工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她性格活泼开朗,所以,她备受客户的喜欢。
这天午休的时候,同部门的李丽约林芳出去走走。
在办公室外面的花园里,李丽边走边说:“林芳啊,跟你说个事情,但是我说完之后你可不许生气哦。”
林芳说:“没事,你说吧,我不会生气的。”
李丽听林芳这么说,继续说道:“好姐妹才劝你的哦,因为拉业务,你对外面的人活跃点没有什么,对公司内部的人我看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林芳问道。
“公司很多人都说你‘皮笑肉不笑’的,说你特假。我觉得他们这么说对你实在太不公平了,简直就是嫉妒。我当你是好姐妹才告诉你的,可别说是我说的啊!”
听李丽说完之后,林芳脸色都变了,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没事的,李丽,你别想得太多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之后,林芳再也不在公司笑了,一个月之后,她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林芳的工作表现不是挺不错的吗?怎么不仅不在公司笑了,而且还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呢?
问题就出在李丽身上,那天她告诉林芳说,她活跃的表现被公司其他同事认为是“皮笑肉不笑”。
林芳听后备受打击,因为她的性格就是这样,笑并不是装出来的,现在竟然被同事说成了“外交”能力!
公司的人都这么说,在林芳看来就是嫉妒自己的能力。十分伤心的林芳不再笑了,而且在一个月之后离开了公司。
林芳辞职后,公司里最高兴的就是李丽了。实际上是她嫉妒林芳的工作能力强,同事关系也处理得好,而她自己却越来越不被重视,便心生怨恨,想出这个招数来赶林芳走。
故事中的林芳真的很傻,工作本来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实现个人奋斗的意义。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即使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又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呢?
林芳太在意别人的流言蜚语了,所以,她的辞职只会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高兴,而自己却失去了一个发挥能力的大好平台。最终,受到伤害的人还是自己。
其实,你完全可以表现得洒脱一点,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呢?当你无视别人的指指点点和闲言碎语,幸福与喜悦便会由自己掌握;而一旦在意的目光投向他人,你便永远失去了快乐的主动权。
当一个人有了独立的人格,勇敢地只做自己时,他便具有了发现自己优势的可能。
具有独立性格的人,一般都不会活在他人的眼光中,不会太在意他人的批评,他们只是沿着自己预先铺设好的轨道一步步地前进,他们只是为了让生活更精彩而活着。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快乐而充实的人生。
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你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帮助,但是你一定要记住的一点便是:自己才是命运的主角,人要为自己而活着,绝不能人云亦云,盲目地苟同他人。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你才会不在乎他人怎么评价你。好光阴,绝不存在于别人的眼中和口中,而是实实在在握在自己手中。它绝不会因别人的夸大、杜撰而灿烂;也不会因为有人恶意诋毁而暗淡。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生命是短暂的,为了不让自己觉得遗憾,做一个独特的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可不必过分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参考他人意见与迷失自我切不可混为一谈。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正是因为自己的独特而显得与众不同。当你能够抛下别人的眼光、勇敢地活出自我风采时,你便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也是最成功的人。因为你超越了他人,无愧于自己,因为你活得更真实、更坦荡。
英国剑桥郡的世界第一位女性打击乐独奏家伊芙琳·格兰妮曾经这样说道:“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的观点阻挡我成为一名音乐家的热情。”
格兰妮成长在苏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农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钢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日俱增。
但不幸的是,她的听力在渐渐地下降。医生断定这是由于难以康复的神经损伤造成的,而且断定:到12岁,她将彻底耳聋。
可是,格兰妮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停止过。
格兰妮梦想自己能够成为打击乐独奏家,虽然当时并没有这样一位音乐家。为了演奏,她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聆听”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