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隔着竹制的蒸笼,冒着热气。
随着热气而飘出来的,是一阵阵的香味。
热气飘出来就散了,可是香味,却绕人鼻子,经久不绝。
“好嘞。”包子铺老板笑呵呵的打开了最上面的一个蒸笼,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九个大包子。
一打开,热气弥漫。
包子并不是白面的,毕竟白面的贵,是掺了玉米面的面,看起来发黄发黑。
但是闻着,有有一股泛甜的味道。
包子的价格也不一样,素包子两个才一文钱,而肉包子,一个都一文钱,毕竟吃素的,不如肚子里留点油水。
而肉,也贵。
老板拿着一个黄纸包,往蒸笼里一按一翻,就是四个大包子。
包好递了过来,“一共四文钱。”老板笑呵呵道。
姚紫堇让老闫找了个荷包挂上,毕竟钱都放在身上也不安全,荷包看起来不仅可以当个装饰,也方便多了。
她并没有把银票都放荷包里,辛华反应快,银票放他那里最合适不过了。
毕竟他之前押镖就是守东西的。
姚紫堇拿出腰上挂着的红色荷包,里面有一些几文几文的铜板。
拿出四文,递给了包子铺老板,这才接了包子,继续走。
果不其然,赵老二依旧拿着个破草帽盖着脸,躺在树下睡着。
也不知能不能睡着。
“醒醒,我们走了。”姚紫堇轻喊道。
赵老二动了动身子,拿开帽子,起了身。
看到姚紫堇,笑了,“这姚二家的闺女,可有本事啦,这一趟,又换了一身衣裳。”
姚紫堇笑了笑,没说话,她本来也在想,要不然就穿回那身红衣白裙算了,但是又一想,现在她在镇子上稳定了,是时候让村子里的人知道。
他们家有钱了,不然突然又是盖房,又是买地的,别人不得想歪。
想着,姚紫堇把手上的黄纸包递过去,“这是给你的。”
黄纸包还热着,隐约,可以闻到一丝淡淡的香味。
赵老二摇摇头,不肯接,“你照顾我生意我咋好意思再收你的吃的,这不合理,不行不行。”
他也饿,可是,他不能收。
村子里的人都想着种好地,就算来镇子上也是约好了,一起来,收的多了也不好,哪儿像姚紫堇,都赶上一天一趟了。
还不讨价还价,甚至还多给他一文钱。
要是这样,再要吃的,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姚紫堇佯装生气道,“是我让你来的,来了也不是说买了东西赶紧走,让你中午也没能赶回家吃饭,若是这样,我还不给你买东西吃,下次我才不好意思再让你拉我们呢。”
辛华把身上一堆的糕点轻轻放在了驴车上,闻言笑着应和,“对啊,你就接着吧,不然下次,你可不是想让我们走着来镇上。”
闻言,赵老二便接了,一打开,是四个大包子。
不由的湿了眼,也不知道是被风吹的还是感动的。
“快,上车回家了。”赵老二咬了一口包子,又包好,然后招呼道。
驴车被绑好,三个人有说有笑的往那条小路上驶去。
路上,赵老二忍不住好奇,问道,“紫堇丫头,你这是做什么生意的啊?这一天来镇上一趟。”
而且,衣服也换的挺快,村子里的人,能有衣服换洗就不错了,这倒好,一天一身新衣服,看着还挺好看的。
姚紫堇想着,要让村里的人先适应,便说道,“我在镇上的一个成衣店里做生意,挣得也多,想着,过几天,还要把家里盖几间瓦房呢。”
这话说的也没错,只是听到赵老二耳中,却是大惊。
瓦房?
那可不比土房,是真真正正的房子啊,村子里也就三个人家里是瓦房。
一个是村长,一个是李大夫,还有一个就是张先生了。
三个人在村子里都有很高的威望,谁能想,分了家的姚二,也要盖瓦房了。
赵老二不怀疑姚紫堇是小孩儿说大话,因为,人家真的是一天往镇上一趟啊,而且这衣服还能做的假?
他手上,可是还有四个肉包子的。
“姚二家的,有出息咯。”赵老二笑道。
姚紫堇笑了笑,没说什么。
就这样一路安静,到了村子里。
此时刚好是农闲时刻,大多的人家都坐在子家门口,或者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说说话。
姚紫堇他们,一进村,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原因无他,就已经是他们看见姚紫堇他们第二次去镇上的。
去那么勤也就罢了,看看这身衣服,怕是价格不菲吧?
“哎,我说姚二家的,你这三天两头往镇上跑,不是婶子说你,要挣钱也不是这么个挣法,多了,也就是败坏家风了。”一个婶子提着一个小篮子走了过来,看着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