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质检科的科长,率领一帮人浩浩荡荡地来到闳清公司。
他们此次来到闳清的目的是,如果将来闳清公司收购了上海电阻厂,要保留他们的原职,不能撤掉他们。
而作为交换,他们则可以帮助闳清公司收购上海电阻厂。
原来,上海电阻厂现在已经全面停产,全体职工一律回家,等候上面进一步的通知。
电阻厂中层以上的领导,每个月暂时可以领到六百元的补助,工人的情况则不得而知。
怪不得他们已经开始慌了。
这个质检科的科长有五十多岁,胖胖的,戴着眼镜,说起话来嗓门非常的大,像是在训斥人一般。
也许是由于在国企里面呆的时间久了的缘故,那种在国企里面长期养成的官腔和做派,已经无法更改了。
下班后,向子威正在往楼下走的时候,看到陆广知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正吃力地走上楼来。
当他走到二楼财务部门口的时候,由于没有掌握好平衡,一就坐到了地上,一根拐杖也飞出了好远,顺着楼梯就滚下去了。
下面的人见状,急忙闪开。
正在财务部里的老赵和老阿姨听到声音之后,出来一看,原来是陆广知,于是两个人急忙上前把他搀扶了起来。
王惠则跑下楼去,把那根拐杖捡了上来。
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摔了这么一跤,陆广知显得极为尴尬。
他顾不得身上的疼痛,接过王惠递过来的拐杖,也不要人搀扶,自己一个人拄着拐杖,阴沉着脸走进了财务部的办公室。
他让王惠把何佳叫过来,然后再找一下电器车间的车间主任高树江,要求大家今晚一定要加班加点地把标书给赶制出来。
是在快下班的时候,豫丰环保有限公司才打电话过来,通知闳清公司准备投标的这个消息的。
这次是豫丰环保在广州的一个项目,明天就要开标了。
由于闳清公司现在才接到这个通知,大家都感到很突然,一时有些慌了神儿。
和太原环保设备厂一样,豫丰环保有限公司也只生产电除尘器的本体,而电除尘的其他的配套设备,要向类似于闳清这样的公司招标购买。
老赵说:“老板刚才说了,今晚一定要弄好,否则谁都别想睡觉,不能耽误了明天早上七点半那班从上海到广州的飞机,到时候由我和老钟带着标书去投标。”
其实所谓的投标,只需要把豫丰环保发过来的文件中的有些名称和报价改一下,其他的大部分材料,豫丰环保已经整理好了。
有了豫丰环保的文件作后盾,大家紧张的心情慢慢地缓和了下来,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了。
王惠在电脑前改,何佳就在旁边看,另外电器车间的车间主任高树江也上来和他们一起加班。
他们几个人一边改着标书,一边还相互开着玩笑,看上去非常的轻松。
反正目前的情况就是,都到这个时候了,眼看着就要开标了,闳清公司对于广州那边的具体情况,还一无所知。
既然这样,他们也就只好两眼一抹黑,稀里糊涂地把豫丰环保的报价直接乘上零点八,也就是说,按照豫丰环保报价的八成算好价格,然后就直接交上去了。
糟糕的是,由于时间太仓促,标书赶制出来之后,居然连公司的公章都忘记盖了。
可是,大家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老钟和老赵就匆匆地带着标书,到上海赶飞机去了。
豫丰环保的销售蔡奇,那天也在广州项目的投标现场。
就是蔡奇首先发现闳清公司的投标文件上,没有加盖公章的。
当时,老钟就在蔡奇的身边,他也不告诉老钟标书上没有公章的事情,而是走到一边,直接打电话给千里之外的陆广知,把这个情况说了一下。
陆广知听了,当时大发脾气。
最后,闳清公司只好又通过传真发过去了一份,这才勉强把问题给解决了。
而老钟和老赵也因为这个严重的疏忽,被陆广知骂了个狗血喷头。
老钟和老赵这次广州之行,中了两个标,一共是一百九十八万。
大家都向他们表示祝贺,说他们这次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没想到只是临时抱了个佛脚,居然也能歪打正着地中到了两个标。
老赵给大家泼了盆冷水说:“你们先别高兴得太早了,虽然这次中标了,但这个项目将来赚不赚钱,还不一定呢。”
王路华说:“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老板说了,这次就是赔钱也要做,先打开广州的市场再说。”
老赵一直埋怨蔡奇,说蔡奇邀功他和老钟狠狠地挨了老板的好一顿骂。
虽然大家一致认为,蔡奇这样做,确实有些不地道,但老赵绘声绘色的描述大家还是忍不住想笑。
可是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大家最后还是强忍住了,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再往他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