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继续说道:“还请诸位爱卿不必为朕的家事操心,朕已派徐太医亲查过此女子,她确实怀孕足有两月,太子府上管家奴才们也无不认识这位妃妾。&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她虽不是名门之后,但她腹中之子乃是朕皇家血脉。并且如今看来,太子案证据不足尚难以定罪,即便有证据坐实,也正如众爱卿之前所说,太子不过是受人利用罢了,朕给他次机会,不再追究。”</br>
群臣听后窃窃私语不止。</br>
太监喊道:“大家有什么话请拿出来讲!”</br>
罗大户首先第一个来报:“皇上您因得长孙而释放太子本是人之常情,臣等并不反对。而太子之过实在难辞其咎,如若陛下就这么轻易放了太子,不对其作出任何处罚,岂不助长了天道会的威风,恐怕将来围场行刺之事再次上演也未可知!”</br>
紧接着王爷的党羽们前赴后继道:“是啊陛下!世子之位的人选还需重做定夺!”</br>
“太子年幼,难当重任!”</br>
……</br>
王爷站在一旁,心中早已怒气冲冲。如若皇上真就这么放了萧在宥,他实在不知自己接下来会作出什么冲动的事情。</br>
皇上见大家不能信服,其实早已做好准备。他叹口气说道:“看来众爱卿还在为朕早年私立太子而耿耿于怀呐。其实经过此事后,朕也深刻检讨反思,确实是平日里太过溺爱太子,才让他如此骄纵放肆!朕虽说放了他,可没说轻饶他。朕决定撤去欧阳在宥的太子之位,从此将他降为亲王,就以他母后之姓命为萧王,诸位可满意?”</br>
众大臣听闻此决定后,却也似乎再挑不出理来。</br>
罗大户趁机又问道:“那太子之位,皇上又如何定呢?”</br>
“太子是将来继承皇位的人,还需在众皇子中再做考察!他们已然没有嫡庶之分,以德才兼备为主,朕今后决不会忽略能担当此大任之人!”</br>
王爷得了此结果却是哭笑不得,他心里空落落的,也不知该庆贺萧在宥终于落马,还是该庆贺自己又朝着世子之位更近了一步。他思忖道:父皇这招高明,现在世子之位既不是他的,却也不是我的。倒是凭借起什么德才兼备来,真是可笑!</br>
罗大户也只好不再作声,早朝完毕后群臣扎堆闲聊几句便各自私散了。</br>
早朝完毕后,皇后即刻便从太监那里打探来消息。她得知萧在宥由太子被降为王爷后,大惊失色。没想到皇上这个老狐狸竟表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他是放了太子不假,但却也削了他的爵位。不仅如此,皇上对于王爷的罪行却全然不曾提起,皇后顿觉自己是白忙活一阵结果竟落得一场空,毕竟她最在乎的还是萧在宥的太子之位。她不禁疑虑道:莫非是皇上不信那些证据以为本宫在故意编撰?还是他另有打算?废太子只是个幌子?可是无论如何,这都给了欧阳植可趁之机,如果将来让他做了皇帝,那许妃岂不是要立于本宫之上作威作福,到时候本宫可就危在旦夕了!想到这里,她耐不住性子便即刻起驾去找皇上理论。</br>
皇后一进御书房,便开门见山道:“皇上您为何不把王爷的罪行公布于众,莫不是怀疑臣妾伪造王爷罪证!”</br>
皇上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会令皇后不服,她定会来找他麻烦。为此皇上早就准备好对策。他镇定自若道:“皇后有所不知,其实朕有意将太子降为亲王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啊!”</br>
皇后不解,疑惑道:“臣妾愚钝,还请陛下说明。”</b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