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头激动地手都在发颤,“丫头,你这镯子是从哪弄来的?这可是南宋时期的古董了!”
“南宋?”我倒吸了口凉气,那这脏东西还真的不好收拾啊!
赵老四更是吓得差点没两眼一翻晕了过去,哆嗦着瞪大眼,“南……南宋?”
老于头不满的白了他一眼,赵老四立刻就不吭声了,转而他又问我,“莫家丫头,李凤娘你知道吗?”
“还真不知道。”我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烫,干笑了两声。
历史这块我是真不精通,之前中考会试的时候还请了个清朝的鬼来帮忙,结果没成想考的他娘的多半都是民国近代史。
“李凤娘,生为安阳人。父亲李道,官庆远军节度使。贵为南宋第四代皇帝宁宗赵扩的母亲。庆元六年六月病死,终年56岁,谥号“慈懿”。”秦溯坐在我身旁,末了又嘲讽了我一句,“文盲。”
我没吱声,文盲就文盲,我文盲你不照样还是跟在我后面一口一个“我的妻。”
倒是老于头看向他的眼神愈发的赞赏,甚至还带了点相逢恨晚的味道。
要不是秦溯的眼神一直黏在我身上,我还真以为这老于头是瞧他生的太美貌看上他了。
许是因为得了我的应答把唐伯虎的字画给他,老于头耐着性子跟我解释了李凤娘到底是谁。
李凤娘是南朝皇朝的皇后,历史上有名的悍妇、妒后之一。出生时在营门前有一只黑凤安闲地栖息在一块大石头上,她爹李道走近时,这只黑凤才振翅高飞,由此而得名李凤娘。
我觉得古人贼能瞎扯,不是黑凤就是什么之类的,说不定那是只乌鸦,李凤娘她爹为了说好听点比成了黑凤。
别问我为啥,小说里不都这种套路的么,为的就是女儿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宋高宗在位的时候,一位相士皇甫坦因为治愈了韦太后的眼疾而得到高宗的赏识。皇甫坦来到李道家里时,看到李凤娘大惊失色,当即断言推测出她必定是天下之母。由此,皇甫坦云游京师,在高宗面前各种吹嘘李凤娘,说她端庄贤淑,有母仪天下之相。高宗深信皇甫坦,便聘李凤娘为恭王赵淳的妃子,封荣国夫人,李凤娘就开始了祸害南宋皇朝之路,由此为赵淳生下儿子赵扩。
宋高宗死后,在位的宋孝宗虽然不是高宗的亲子,但感情很深,高宗的死给他带来极大的悲痛,导致他无意朝政,便想要效法高宗禅位的做法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淳。但又孝服在身,不能行禅让之礼,只好作罢。知道孝宗感到心神交碎,体力不支,便再次提出禅让的想法。大臣都极力支持,只是认为太子可负大任,但李凤娘无法母仪天下。宋孝宗虽然对太子妃心怀不满,但却难以接受众大臣的偏见,因为孝宗认为李凤娘虽然刁蛮骄横,却不至于祸乱朝政,于是决意禅位于太子赵淳,李凤娘便因此而成为皇后。
却没想到李凤娘做了皇后之后,干涉朝政,扰乱后宫。
最出名的还是光宗净手时多看了一眼侍奉的宫女,夸赞她指若春葱。可谁知,就在光宗批阅奏疏的时候,李凤娘派人送来两个食盒,光宗以为是美食佳肴,打开一看,却是两只血肉模糊的断手。
光宗因此被吓得病倒在床,忧郁成疾。
不仅如此,因为光宗宠爱当时的黄贵妃,李凤娘就趁着他出宫的功夫,运用皇后的权力逼死了这位黄贵妃,令后宫无人再能与她争宠。
要说光宗那也是怯懦之辈,任由李凤娘拿捏却是毫无反抗的意思,更是被李凤娘蛇蝎心肠逼疯。但李凤娘最后的结局也凄惨,她的儿子当了皇帝,但她却被关了起来,在精室中染病,孤寂的死去。
而死后更是只被人用破烂的草席卷着,连礼服都没拿到一件,被宫人们准备抬回中宫治丧。半路上忽然有人大喊:“疯皇来啦!”宫人们一向怕遇见疯疯癫癫的光宗,一听到喊声,便丢下尸体,急忙散去。过了很久,他们才知道不过是旁人故意喊叫的时候,再回去寻找李氏尸体,尸体已在七月骄阳的曝晒下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恶臭。治丧时,宫人们只得杂置鲍鱼,燃起数十饼莲香,以掩盖难闻的气味。
我当时就一哆嗦,生前是个万人敬仰的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死了的时候却是落得这样的下场,还是被自己的儿子下令关押了起来,这死了得多大的怨气啊!
妒后镯、妒后镯,这不就是一个‘妒’字么?
李凤娘善妒成性,残暴凶悍,更别提之前坐上了皇后的位置,气运也要比普通人强上不止百倍,化成的厉鬼就算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磨耗恐怕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这只玉镯应该就是李凤娘生前佩戴着的,长年累月的沾染了她的气运,死了之后就成了最好的容器,小丫头你这次可接了一笔大单子。”老于头笑眯眯的对我说:“李凤娘缠上你是因为你是天生的阴时命格,要是那婆娘被磨死了,下一个可就是你了。”
他这话一说出来,吓得赵老四那是手里一哆嗦,当场就给他跪下了,哭爹喊娘的求着老于头帮忙。
老于头压根连看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