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陈氏进宫?受了诰命的规格?皇后却重拿轻放?与魏离没走之前的雷利手段形成鲜明的对比ピ
不少人猜测?皇后与李嫔交好?是为了拉拢川渝总督手中的权势?近一步壮大虞家在京城里不可撼动的一人之下地位?而江湄与皇后的亲近?似乎也更加应证了这一说法?虞家自己手握重兵?更是拉拢了中原要塞的川渝和护城江家稳固位置?如今家中两子也都随魏离上了战场?一旦打了胜仗回来?虞家必定是功高震主?虞澜清的这个皇后之位?怕是要坐得比魏离这个皇上还要稳固一些ピ
更有甚者?说虞家这般处心积虑的谋划?也是想要学赵成帝的例子?让虞澜清也如同穆裕皇后一般?将赵成帝的江山都拽在自己的手上?据说?当初赵成帝上朝时候说的话?下朝之后批的折子?全都是穆裕皇后一手包办?赵成帝则完全沦为了当时穆家手中的工具?而今虞家的所作所为?与架空皇权?拥兵自重的穆裕皇后有何区别?
这样的话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不出小半月的时间?便说得有鼻子有眼?像是真的似了?京城里的文官素来以大学士余德老太师为首?老太师年余六十?桃李满京城?其父更是先帝的启蒙恩师?如今老太师虽然已经不在朝为官?可官场上的前朝文官里?至少有一半都是出自余老太师的门下?就连魏离也对这位老太师尊敬有加ピ礼让三分?是以在这样的传言动荡下?余老太师的说话风向便显得格外的关键ピ
余老太师人不在朝中?却始终心系朝纲?早前不少文武官之间朝堂上的争执?背后都有余老太师授意的缘故ピ
余老太师祖上七八辈?都是读书人?大魏开国前几朝?因为要打仗稳固疆土的缘故?都十分看重武将?一直到大战平息?各国安稳后?大魏才渐渐开始重视起农商文ピ其中以鼓励文人治国最甚?也是在那个时候?余家渐渐在朝堂上打拼出一份基业ピ
到了余老太师这一辈?靠着祖上的荣光和庇佑已经够在朝堂上站稳一席之地?偏余老太师也算是余家祖祖辈辈里颇有才华的那一类?接手国学堂以来?培育出不少的精英文者?先帝在时?便时常称赞ピ
所以在余老太师的眼里?魏离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如今以为自己当了皇帝?便能一手推翻多朝以来奠定的格局?剥削了旧贵族旧臣的势力和利益ピ更是对余家进行了大大的打击ピ
最要紧的一点?还是余老太师和虞千齐?曾经有过一段不快的过往?结下过梁子?如今虞家一跃成为了武官之首?嫡女还做了皇后?眼见着就要权倾朝野?而当初魏离迎娶虞澜清的时候?余老太师就曾大呼荒唐?对此很不满意的?认为一介武夫教养出来的女儿?就算是美得如同天仙一般?也定是粗鄙野蛮?不通教俗的?哪有文臣家中的大家闺秀来得端庄持重?
可虞澜清是太后定下来的人?余老太师受太后敲打?最终是隐忍下没有发作?如今京中流言四起?皆是冲着虞家和虞澜清去的?余老太师便借着这股东风?办了一场诗会ピ
余老太师做东?朝中过半的文官都参加了?还有许多慕名而去的世家子弟等?乌泱泱一大堆人?在京郊寻了处山清水秀的亭子?还请了书记先生?要把吟诗作对的句子都摘录下来做成书册收藏起来?多日不上朝的文官们遇到如此盛会?都当作是向余老太师学习取经的神圣之事?瞬间风靡整个京师ピ
可这文人一多?诗词作对中?难免就会牵扯上许多的个人情绪和当朝政事?余老太师挑了个头?故意提起边疆战事和赵成帝的事情来?含沙射影的先赋诗了一首?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是读书人?词句用字的刁钻上?都能看出个中深意来ピ
诗会办了三日?厚厚一本诗集整理出来后?由余老太师亲自提名为'百文赋'?印刷流传于上流社会之间?掀起了一场久违的诗热?就连不少闺阁里的女子?也寻来拜读ピ
这本是件风雅事?可余老太师并不仅是止步于此?他挑起这事儿?可不是为了在魏离离京期间给京城搞些茶余饭后的娱点?他从一开始?便是奔着虞家和虞澜清去的?流言纷纷下?有人专门寻了这诗集来?到虞千齐跟前?过分'解读'了一下ピ
诗集中多次以赵成帝为主题?含沙射影里?便是指着穆裕皇后的荒唐事迹为后人所不齿?像极了如今的虞澜清?华美的外貌下?藏着的是狼子野心和狠毒谋划?虞千齐自己如何是无所谓的?可这些人实在是欺人太甚?如今仗着魏离边关打仗?虞家的两个儿子也都一并随行?便来欺负他们虞家只有他一个糟老头子和虞澜清一个孤苦无依的皇后了吗?
这样被人故意引导出来的过分'解读'?也迅速在武官的官员里膨胀放大?武官说话直?学不会他们文官文绉绉那一套?也说不来什么九转十八弯的诗文?他们都是领兵习武的血性男儿?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常是直来直往?怎么高兴怎么来的?如今大魏终于出了个武将家的皇后?养得水润绝美?知书达理?聪慧持重?叫他们这群书生往粗鄙不堪的话上一说?往后武家的女儿便都不必嫁人了是不是?
是以武将们慷慨激昂的约了个时日?选着那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