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
骆艺馨皱了皱眉头,她还没有习惯这样直接的方式。身为闺阁女儿,她自小接受的是温婉贤淑的闺训,原本以为咬咬牙,她也能像话本子中那些传奇儿女一般撑起一份家业,如今想来,这才第一关,就让她感到难为情。
但她深知,此关不过,她还不如回去给杨家当平妻,起码吃穿不愁,不必忧心钱财。
骆艺馨瞬间就皱紧了一张脸,比先前的为难还多了几分刻意。
只是她眉眼如画桌上的人当她是真的羞于谈论银两。
李锦轩道,“骆姑娘不必感到难为情!江家与骆家的情谊不会因生意上的这些事情而断绝,商人本该逐利,骆姑娘尽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
江嘉豫默默地端起面前的南瓜粥,用小汤匙轻捣,鼻尖即刻传来温热的香甜气息。
上楼的时候,江嘉豫偷偷地瞄了两眼楼梯两侧挂着的楠木绘制的特色菜品的雕刻,闻名嘉兴的松鹤楼里,面前这一品南瓜粥值三两银子。
银子的味道,真香啊!
江嘉豫抿嘴微笑。
她在琢磨等解决了出海令之后,也开一间酒楼。她虽不会做,但脑海里还留着不少前世琢磨过的宫廷菜肴。
分享美食,太平盛世,这不是她曾经坐在高位之上遥想的未来嘛!
一旁的骆艺馨脸色变幻之后,吞吞吐吐的开口道,“五成有些少!外祖父当年是被气死的,家里还有个小舅舅,这些年过得也并不容易。我,我……”
李锦轩叹了一口气,对于柔柔弱弱的姑娘,怎么谈生意都像是欺负人家。
瞅了一眼梁有才,再看一眼小外甥。
看到江嘉豫正认真地品位着一碗南瓜粥。
而梁有才也聪明的一言不发,端着一碗清茶看着楼外山水。
李锦轩叹了口气道,“那便六四分,姑娘六,我们四。”
“此言甚好。”骆艺馨绽放一抹得逞的笑容。
“芙蓉如面柳如眉。”七个字在李锦轩心头浮起。
江嘉豫最先察觉出李锦轩的不对劲,怎么就四六了,还是人家六。
不过她什么也没有说,默默地将本该分给李锦轩的那部分在心底扣去。
李锦轩道,“谈妥了分配问题。后面还请姑娘手书一封,将王家出海令的使用权授权于我。刚才听姑娘说,您还有一位小舅?将来若是出海令被赎回,王家人再跳出来,我们岂不是为他人作嫁。”
骆艺馨十分干脆道,“我可以代小舅做主。凡是王家有纠纷,皆有我来处理。出海令未来五年的使用权归你们。”
骆艺馨十分爽快。
她的随身婢女出门找了小二很快取来了纸笔。
在众人眼皮底下,骆艺馨小楷十分公正地按照李锦轩的要求,一字一句地写下了委托书。
写完,委托书经婢女之手交到了李锦轩手中,同时被递过来的还有一块牌子,正是骆一馨手中松鹤楼的上楼牌。
李锦轩有些纳闷,“姑娘这是?”
“筹银并不容易。和这沿海富户打交道总得需要一些牌面。”
李锦轩知晓了骆艺馨的好意,连忙躬身作揖。
接下来的饭局,骆艺馨不好长时间逗留,只是提前结算了银两,匆忙离开。
见没了外人,李锦轩苦着脸问梁有才,“敢问先生,我做主分出的一成大约是什么数目?”
梁有才端着茶杯,还是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
江嘉豫丢了根鸡腿,梁有才抬手接住,嫌弃地看向自己的徒儿。
“喏,这个数。”
梁有才未拿鸡腿的手,伸出三根手指。
李锦轩有些牙疼,碎碎念道,“三百两,真不便宜。”
梁有才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锦轩,“三千两!”
江嘉豫笑道,“从舅舅的份额里面扣了吧!”
李锦轩的表情更加扭曲。他从不知道原来一个笑容价值千金是真的。
弥补内心丢失银子的伤痛,李锦轩将一大桌的菜色吃了大半,几乎是扶着腰走出松鹤楼的。
江嘉豫和梁有才悄咪咪地定计。
“周吴郑王李?哪家为先!”梁有才问道。
江嘉豫走在嘉兴的街道上,看到一见粮店,指着念道,“周记粮店。”
看了看周记粮店的还开着一家郑家布庄,江嘉豫笑了笑,“夫子,你说周家与郑家关系可好?”
梁有才想了想,“应该是不错的。听闻郑家的小儿媳妇,正是周家长女。”
江嘉豫笑道,“那真是极好的。若我们去李家,说郑家准备买下这个出海令,你说郑家会不会着急?郑家着急了找我们,周家和吴家自然也会得到消息。”
“你为何没有考虑王家?”梁有才漫不经心地问道。
江嘉豫没有回答,她走遍整条街,还未看到一间王家的铺子,再加上王家为人并不入她的眼,思来想去,若是人都有资格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