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世袭罔替的局面,到晏朝时出现过遥领豫州牧的情况。
大梁虽不似晏时那么极端,但州牧的权利也就那样了,皇帝说换一般也就换了,当然皇帝也不会没事换州牧玩。
梁氏一门自先帝时便深得陛下信重,到当今也未见颓势。今上对先朝旧臣还是很温和的,也有先帝晚年就已经为他铺路的原因在。
皇帝想用兵,满朝文武扒拉个来回,一个合适的都没找出来。
宋承徵登基那年正是一个男人最成熟稳重,年富力强的时候,理想抱负,对事业的期望,有关未来的蓝图在心里不知勾画了多少遍。
没有年少时的冲动莽撞,不像先帝的力不从心,皇帝是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的,于国于家。
先帝御极时就已经不再年轻,在祥平这个年号存在的二十年里,几乎有一多半的时间国家都在用兵。
兵者不祥,战事未平,宋承徵其实很清楚,这是父亲一生的遗憾。
祥平元年的一场大败,虽然与那次征伐从头到尾都与先帝无关,甚至先帝还曾上书劝止,但最后锅还是先帝背了。子不言过,先帝只能认了那一场兵败如山倒,认了此后的无数退避。
宋承徵不能用容慕领兵,翻了一圈,只找出了一个梁胥。
宋承徵其实有一个隐秘又大胆的想法,他知道这不对,知道有多冒险,知道后续会导致多少不安定,知道这简直堪称疯狂因为赌上了他整个帝王生涯,他想亲征。
帝王当然可以亲征,在家国危难只能拼死一搏的时候,在黎明曙光胜利已经在望的时候,但绝不是现在。
这仅仅是一个不成熟的念头,一闪而过,就已经让他热血沸腾。冷静下来,宋承徵告诉自己,你不能这样。
————————————
梁和他们这次是走水路回京。
大梁官员赴任一律都要走陆路,但回京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呗,自然是坐船更好更快更便捷。
满月的小侄子和陈氏也能舒坦些。
说来闺中时二嫂陈氏就与三嫂姜氏相识,现在成了妯娌,关系也是亲近的。姜氏年纪小,刚进门,有什么事都喜欢找陈氏商量。
之前陈氏闭关坐月子,姜氏不好打扰,这会儿登船了,也没那么多规矩。
姜氏来找陈氏是想问问眼见回京了,要给一向只闻其名的长嫂朱氏备什么礼好。
大梁庶族里的庶子还是有地位的,不然陈氏嫡长女,也不可能嫁给梁柯。无论世家庶族,通买卖的都是婢,不是妾,妾是要正正经经摆酒纳进来的,有名有姓。
所以妾生子和婢生子是完全不同的,梁柯梁枡都是梁和正经的兄长。
不过梁和也没见陈氏姜氏特意与温姨娘怎么样,节礼上的关照肯定是有的,但梁和发现这两个嫂嫂都是冲着自己阿娘张氏使劲,没一个奔着温姨娘去的,连两个哥哥也没说过什么。
陈氏姜氏,进门都是先刷阿娘张氏的好感度。梁和一旁看着,也算学了几招。
比如亲手做个点心捧过来,阿娘尝过说二嫂估计厨下里也就这一个手艺了。
比如送个针线什么的,阿娘倒是把三嫂送的抹额带上了,但梁和估摸着自己是没这本事。
梁和的女红万年一个样,不说多差吧反正也没好的哪去。还真不是梁和偷懒或者是穿越女不喜欢这些东西,梁和上辈子十字绣就很溜,结果这辈子怎么绣都不得精髓。
天生没这根筋……
倒是厨下可以在努力一把,梁和从去年就开始学着捏个点心什么的,到现在汤汤水水也能说上个七七八八,真上手肯定是没功力的,但阿娘也说了,女孩子懂一点就成了,谁日后也不是成天在灶上的。
陈氏也带着姜氏送的抹额,笑盈盈的,“长嫂多年留居公府,也是不易。”
姜氏笑笑,不接话。
陈氏继续,“我原想着是给长嫂送几样绣品的,可我现在这样子……”
陈氏挺不好意思的笑道,“也没想过这么早就回京了,还没来得及准备。”
姜氏嘴上应着,心里想,这些东西,早在家里打听明白夫家有几个人的时候不就应该都备好了,陈氏都嫁过来这些年了,说一点没给长嫂准备东西,谁信。
姜氏心里清楚二嫂这是拿话试她,看她是想靠着长嫂还是靠着她。
姜氏温温柔柔地应承,打着哈哈,一句准话也没有。
姜氏想,我干嘛要在你和大嫂之间挑一个呢,阿娘还在呢,我真不信你能和大嫂闹起来。
最新章节前往
【1】
【6】
【8】
【看】
【书】
搜一下就能找到我们哟!suns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