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的。
陆贵妃就没去扬州,懒得动了,还不如留在建康,清静安闲,有儿子。
谌意和母妃都留京,叙晚就只能跟着父皇去扬州了,不然显得景阳宫对此次家庭出游太不热情。
正好楚月身体不好,病歪歪动不了,实在没办法舟车劳顿(其实一点也不劳顿)去扬州。父皇总是至少要带着一个女儿的,叙晚就只好跟着了。
由于容昀娶的谢锦年宋楚月都十分病弱,容昀偶尔也觉得命啊,还是要信一信的。
容昀就和梁秋延打听身体要怎样变好。
???
容昀你逻辑呢?
说好的信天命呢?
容昀觉得就是信命以后才要尽人事。
这就让人理解不上去了。
但梁秋延不需要理解。
梁秋延骑在马上,跟容昀两个人慢悠悠晃荡。
梁秋延想了想,“好像就是慢慢变好的。”
梁秋延刚说完就呛了风,“也没好到哪里去。”
容昀真诚,“比以前好多了。”
梁秋延握住缰绳,“可能就是要忙起来吧。”
梁秋延诚恳,“闲着也容易出毛病。”
容昀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但没用。
容昀,“哦。”
梁秋延真心实意,“身体这个吧,真不能总想着。”
容昀认同点头。
梁秋延转了话题,“之前还没来过扬州。”
容昀笑了,“等你有时间,我带着你转。”
梁秋延笑看容昀,“你还会带着人转么?”
容昀想都没想,“肯定的。”
容昀想起宋谌章了。
容昀的笑就凝滞了。
梁秋延轻轻垂眸。
豫章郡王唯二两次去到的比西山还远的地方,除去当年封禅,便是顺水行舟,去扬州把小二爷容昀千里迢迢揪回建康。
当年路远。
梁秋延抖了下缰绳。
梁和给宋承徵安利扬州南德音寺的斋饭,记忆里的味道,梁和跟宋承徵说特别好吃。
宋承徵于是先带着梁和去南德音寺吃斋饭。
梁和想玩角色扮演,于是宋承徵配合她扮做进香的夫妻,周围一圈全是给他们搭戏的。梁和快落了。
但斋饭没有预想中的好吃。
梁和在宫中正经吃了一个月的斋的只有先太子薨那次,连皇后薨都只是三日而已。其实太子是小辈,梁和本不用吃那么久的,但当时皇上悲痛,合宫上下自然都顺着皇上的心意走。
长信宫的小厨房水平还是要更高的。
梁和已经吃惯了,再吃南德音寺的斋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梁和只是稍感惆怅,又惋惜没能让宋承徵体会到她小时候的惊喜。
结果当晚宋承徵就给梁和准备了兼具舌尖惊喜于情怀感动的斋饭。
梁和:呜呜呜。
圣驾此次并未经过宣城,容昀还是在回到扬州的第一晚梦到了多年前谢怀瑾送他回小院的那个寂静的夜。
容昀当年一直不懂是谁的碧海青天,如今也不知道是否有谁“应悔偷灵药”。
容昀是在卫时来约他的时候才知道皇上连会稽山都不和群臣一起登了,要和梁淑妃两个人慢慢爬。
容昀:……
卫时盯着容昀的脸色,感叹,“素闻梁淑妃盛宠。”
容昀:……
这说明我眼光好。
容昀于是和卫时一起去爬山。
有点高……假的。
容昀只是想起阿兄了。
容昭问他,“你会么?”
容昭把茱萸递给他,“你想不想阿爹?”
扬州是个有着太多回忆的地方,山还是那座山,院子还是那个院子,物是人非。
当初和梁绍梁和一起下扬州,尚有有编排晏明帝的闲情。故地重游,梁绍留在建康,梁和有皇上,伤怀的也只有他一个。
容昀还是去了南德音寺的后山。
半山桃林。
有人甜甜地喊他,“阿兄。”
是他拐来的妹妹来着。
宋承徵把梁和带到小院子前。
梁和亲手上前推开院门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推开尘封的记忆的感觉。
梁和以为自己并不记得的,但见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全部都能想起来。
梁和记得自己在庭院里煎茶,记得自己和父亲在一起下棋,曾经在阳光下打了个小盹,棋谱放在手边,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被搬回到屋里的锦帐中。
这些原本埋在记忆深处的,没有宋承徵的画面,以后全都会有宋承徵。
梁和坐在小石桌上,她小时候一直想这么坐,从来不敢,因为阿娘一定不许。
梁和懒得为这种事情惹阿娘不快,招来絮絮的说教。
梁和挺直背,这样就能平视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