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刘大志等人扫地出门之后,蒙老太就再也没有来过青山镇。
江渔儿路上偶遇了几次王婶,王婶是个健谈又八卦的农村妇女,知道她跟蒙老太之间关系不睦,交谈的时候也会特意提到一些关于她的事情。
“最近蒙家可没有精力再来找你的麻烦,薛氏的儿子明德自从在镇子上退学之后,就进了咱们青山学堂读书,可是那里面也不只有咱们青山村的孩子在念书,其他村子也有,送一些孩子过来,明德想要欺负人家,结果反而被一群人套了麻袋,打了一顿,此刻正在家里养伤呢,全家人都被惊动了。”
蒙明德是蒙家老小的心头肉,尤其是蒙老太,更是把他看的跟眼珠子似的,自己的宝贝孙子,被打成这样,十天半个月都下不了床,又哪里会有什么精力再来这里找她的麻烦。
江渔儿无所谓的笑笑,她其实也没有很怕蒙老太再来折腾她,每一次的折腾也不过是多费他一番功夫罢了,并不妨碍什么。
当然了,如果蒙老太被其他的事情绊住了手脚,不能来折腾她,那是最好的,毕竟谁也不喜欢,昨天麻烦不是。
“对了,我家那个老头子让我带一句话给你,青山村里的房子已经给你建好许久了,若是你得空的话回去一趟,上梁可不是小事,没你们一家人在,咱们也不敢动,不是吗?”王婶终于想起来有什么事没说。
上梁?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江渔儿脑子里闪过三个问号,她对于很多规矩都不清楚,曾经住的也是直接购买的别墅,根本就没有上梁这种说法。
不过此刻听王婶这么郑重其事的吩咐她,应该很重要,回去问问蒙渊吧。
“好,过几日得闲了,我会跟蒙渊回村里一趟。”不是什么大事,江渔儿直接便应下了。
回家之后,她把王婶的话跟蒙渊说了一遍,道:“王婶说上梁必须我们在,我们过几日再回去一趟吧,那里毕竟是我们的家,总不好一直放着不管。”
蒙渊没什么意见,直接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火锅城的生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已经很稳定了,上座率几乎达到八成,算是青山镇里难得生意火爆的酒楼。
钱掌柜每次过来吃的时候都忍不住感慨:“蒙夫人,真不知道这么多点子,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虽然钱掌柜也掌管着一个酒楼,但他们的业务方向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两个人一来二去,居然还变成了好朋友。
......
今天是难得的一个晴天,江渔儿跟蒙渊坐上了前不久刚刚换的马车,一路颠簸着往青山村而去。
这一次回去就是单纯的给自家房子主持一下上梁仪式而已,他们接下来的生活重心还在青山镇里,短时间内不打算回去住,因此连家具等等,完全没有准备过,只等以后要回去住了再找人打制。
马车的速度比驴车更快,颠簸了一会儿之后便已经来到青山村。比起冬天,此刻的青山村生机勃勃,路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有那爱俏的小姑娘摘下一朵,别在自己耳后,悄悄红了脸。
好一副美丽的乡野画面,充满了生活,也充满了生机。
马蹄声渐渐传入众人耳中,一个个望过来。
“这马车......是江渔儿和她男人回来了?”像青山村这样偏僻的村庄,不经常会有马车过来,村民们一下就猜出了车里的人是谁。
不过......江渔儿和她男人?这是什么鬼形容词?江渔儿听了默默的汗了一下,拿眼睛看了蒙渊一眼,后者似笑非笑的回望她,似乎再说“这笔账该怎么算”。
江渔儿清了清嗓子,又不是她让村民们喊的,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别打什么账都往她身上栽好吧。
什么时候,胆子变小了?蒙渊看着江渔儿特别怂的转过头,眸中不由闪过一丝笑意。
“江渔儿,你是不是回来上梁的?”马车外的人,看见马车停在那里,不离开,里面的人也不出来,忍不住直接走过来问道。
江渔儿借着这个由头从马车厢里钻出来,笑着跟村民道:“是啊,房子既然已经建好了,总不好一直卡在最后一步吧。再说我也许久没有回村子里和大伙儿见面,这是我铺子里自己做的蛋糕,婶子拿回去尝尝吧。”
说着,直接拿出一盒蛋糕放到刚刚跟她说话的婶子手中,这样的盒子她准备了挺多,就是为了给大家送一份见面礼。
“这......这不好吧?我听说你那铺子里的蛋糕,一份可要卖好多钱,这太贵重了,婶子不能收。”嘴里说着不能收,双手却紧紧的抓着盒子生怕江渔儿抢回去。
江渔儿抿嘴:“建房子的时候,我和相公都不在,全劳你们费心,不过是一盒点心罢了,不费什么。婶子要是再不收的话,那就是看不起我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婶子自然满脸笑意的收下,看着江渔儿的目光越发和蔼亲近。
真是好孩子,说话那么动听,办事儿也让人心里暖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