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把自家的摇钱树,往外推吗?
放在商场上,获取更大的利益,搞不好还真有人这么做。
投资嘛,总要有所付出,才能有收获。
但是放在大陆的娱乐圈,在自家的艺人成名之后,不想着把艺人身上的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公司,都是不合格的。
更不用说把这样的摇钱树,给往外推了?
之前没有一家公司,会主动这么做。
大陆的市场很大,大得超乎人们的想象。最直观的表现,看电影票房就知道了。曾几何时都不排的大陆,现在俨然已经变成了全世界第二大的票仓。
由此也就不难看出,大陆现在的消费能力,成长何等迅猛。
市场虽然很大,但大陆的明星却很少。
这也就造就了,大陆每一个明星都是赚钱的,而且是非常赚钱的。
南韩的娱乐,不知道比大陆兴盛多少。
可他们一线明星的收入是多少?
恐怕连大陆一线明星收入的零头都够不到。
要知道大陆顶尖的巨星和当红的小鲜肉,他们每年的收入,都是9位数。
这个数字实在太大了,可能大家没有什么概念。
打个比方来说好了,地上有一堆钱,全都是1元的大钞。
你一秒钟捡一张,这个速度够快了吧?
假设看到钱之后你能够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不知道疲惫一直捡下去。
捡上一年,也不过3100万出头。
一线巨星和当红小鲜肉,他们的收入,就是你以这个速度。
捡上三四年,甚至是更多时间。
这样的人,难道还不是摇钱树吗?
饕餮娱乐虽然培养不出一线巨星,但以他们这样的模式,培养出小鲜肉却是不难的。
风铃,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其他知名度靠前的选手,虽然没有风铃那么厉害,但现在他们的人气也已经不次于二线中游的明星。
虽说小鲜肉有自己巨大的缺陷,一般而言,他们都很难长久。
但时效再怎么短,一两年总还是有的。
有这一两年时间,多安排一些活动,赚钱还是问题吗?
饕餮娱乐,有别于一般选秀套路的选秀模式。
再加上拍摄电影一样的流程摄制。
让观众看的津津有味,同时也把选手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
情节更是跌宕起伏,选手的故事感人至深。
这样的选秀不火,还有天理吗?
节目火了,选手也就自然火了。
饕餮娱乐,已经确定12强的选手。在人看来都是大大小小的摇钱树,香饽饽。
没有能够闯进十二强的选手,除了几个特色极为鲜明的,就很难引人注目了。
整个选秀节目走下来,淘汰率就不说了。
看起来像模像样的,算是成功出道的,也有20人左右。
10:1的成才。
哪怕饕餮娱乐公司签再多的合同,这笔买卖他们也是稳赚不赔的。
有这么多选手打底,哪怕都是一群小鲜肉。
饕餮娱乐,好好经营的话。
几个亿的收入,也还是有的。
毕竟他们成才的选手这么多,以他们那些选手的名气,找他们工作的活,也不会少。
这样的摇钱树,饕餮娱乐怎么也不应该放弃才对。
但是现在,他们竟然真的把选手给交易了出去。
只区区100万。
脑子坏掉了吧?
饕餮娱乐的人,莫非都是傻子吗?
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要是饕餮娱乐真的缺钱也就罢了,可饕餮娱乐光是出售电视版节目和网络版节目的收入。
就有不下于几千万的收入。
他们有必要贪图那区区的100万吗?
其他的中小型娱乐公司,想破了脑子也想不出,饕餮娱乐公司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不赚钱了吗?
倒是有几个大型的娱乐公司经理人,在沉思了一番之后,已经全盘确定了饕餮娱乐的打算。
饕餮娱乐要经营的,恐怕并不是艺人,而是模式。
这是一个之前在大陆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领域。
“看到如此庞大的利润之后,有多少资本大鳄会站出来跟他们玩资本游戏?”
利润实在是个好东西!
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时候,就足以驱动人。当利润达到百分之百的时候,就足以让商人践踏世间的一切法律。
饕餮娱乐的利润是多少?
就算有一些投入是之前没有算到的,饕餮娱乐的总体投入,也不会超过3000万
节目做下来,电视台播放权和网络版权的收入,再加上贩卖艺人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