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苏悠乐身上。苏悠乐被那一道道好奇的目光,惊得回过神,略显慌乱。
“苏经理有什么建议?”
刘鸿钧的声音像一道光似的,让苏悠乐找到化解尴尬的办法。
“沈经理的策划看起来美好,但不适合实践运行。为什么我这么说?我需要借助今天大家展示的ppt,进行具体讲解。”苏悠乐站得笔直,巧妙地把刚才的失控,变成故意为之。
刘鸿钧同胡立新交流几句,同意苏悠乐借助ppt,进行讲解。沈旭盯着苏悠乐,握紧笔的手心溢出汗水。
宝贝等等妈妈。我会尽快结束会议,去找你的。严峻的局势让苏悠乐不得不暂且放下圆圆的事,专心面对满会议室的工作同事。
把圆圆带到公司楼下等我。【苏悠乐】
苏悠乐假装通过手机查看文件,给谢熙苒发了条短信。然后,她深吸一口气,走向展示屏。
苏悠乐分别展示了她和刘鸿钧汇报工作的ppt:“我们关起门来说亮话。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我和沈经理的工作模块。我们工作的内容有重复性和相同点吗?”
会议室一片安静。胡立新眼神示意沈旭,反驳苏悠乐的观点。可沈旭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击,只能暂时保持沉默。
苏悠乐又说:“我们工作唯一的相同点是基于同一产品。如果是为了这个相同点就合并团队,那么在座的各位和我们具有同样的相同点。是不是大家别各自分模块开发,直接并成一个团队得了?”
会议室内有不少人轻笑摇头。沈旭憋红了脸,才挤出一句:“这是强词夺理。虽然我们两个团队的工作没有重复性和相同点,但是我们都是基于人工智能中的视频结构化,我们的技术研发人员是可以相互合作和借调。”
“这个项目是胡总和刘总牵头,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协调公司各部门推进的。它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至今,同领导们科学的分工和计划密不可分。沈经理是在质疑两位老总的规划吗?”苏悠乐祸水东引。
沈旭激动地站起来,看着刘鸿钧和胡立新辩解:“这是偷换概念。总体规划是概念性的,具体实施是务实性的。这就像玩迷宫游戏,到达终点的路不止一条,我们可以在前进中不断调整路线,选择最优和最近的一条。”
虽然苏悠乐的手机屏幕向下放在桌上,却依然无法降低对她的干扰。圆圆正在高烧,她必须尽快结束会议室的战争。
苏悠乐为沈旭鼓掌:“说的很有道理,可操作性有数据支持吗?”
“可操作性是非常强的,关于提高效率的预估数据我已经写在策划书里了。大家可以看看……”
苏悠乐强势打断沈旭的阐述:“哦,是没有通过实践的理论数据啊!既然是理论那么一切都含有为之未知和可变性。不过,目前两个团队获得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工作推进暂时有点缓慢,但是这是有情可原的。现在,人事变动带来的影响基本解决。我们在现有模式运行的前提下,是有把握把之前落后的工作进度追回来的。这不是说空话,都可以拿得出事实支撑。”
沈旭想抢回话题,苏悠乐却把声音提高三度,加快语速,不给沈旭插话的机会:“我不否认沈经理的策划做得很完美,没有实施确实存在一切可能性。不过,这一切可能性包括好与坏。整个项目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了,我个人认为这时候求稳比求新重要。而且,沈经理的提议在提升效率和节约人力的可能性下,还有一个必然会发生的负面问题——内耗!一个高效团队最需要具备的一点是齐心协力。目前,我的团队具备了,相信沈经理的团队也拒绝了。可两个团队忽然并在一起,能够立刻融合成一个团队吗?”
与会人员除了胡立新和沈旭脸色难看之外,其他人都轻笑出声。团队合并的利弊已经一目了然。
“可以磨合。”沈旭低沉的声音显得底气不足。
“沈经理书本上的知识学得很扎实。不过,磨合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可以理解磨合期带来的阵痛,客户能包容吗?沈经理,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啊!我的意见发表完了,请大家慎重考虑。”苏悠乐向大家鞠躬,返回座位。
“其他人的意见呢?”刘鸿钧见胡立新阴沉着脸,主动挑起大梁。
会议室内讨论的声音消失,大部分人低头假装翻阅策划,或是工作笔记本。苏悠乐无法控制自己慌张的心,偷偷地翻看微信。
谢熙苒发了十多条短信。除了那条已经到达公司楼下的短信外,其他的都是表示圆圆烧得很厉害,催促苏悠乐快点出来。
她是这场会议的焦点,没办法中途离会。现在,她唯一能做的是想办法早点结束会议。
苏悠乐十指紧握,迫使自己看起来冷静:“我提议不记名投票。”
刘鸿钧把胡立新的不反对当成赞同,利用公司内部app发起不记名投票。为了充分体现第三方意见,他、胡立新、沈旭和苏悠乐不参加投票。
不一会儿,投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