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停下,吩咐侍卫:“你们几个,送女郎回府!一定要把女郎安全送回去!”
岑照临看着“余树人”离去的背影,脑袋一片空白,她想过很多可能,却独独没想过这位会是当今皇太子。
满脸惊喜的侍女,在一旁低声喊着:“女郎,他是皇太子呀,他是皇太子呀!”
几名侍卫上前,恭敬行礼:“女郎这边请,某等护送女郎回府。”
岑照临只觉得胸膛被巨大的幸福塞满,口中喃喃:“难怪、难怪父亲视若无睹...”
。。。。。。
西阳城郊行宫,跳下车往宫里走的宇文,气鼓鼓埋怨侍卫:“眼睛,尔等眼睛长哪里去了!脑子呢?不知道寡人今日有要事?!”
几个侍卫苦着脸回答:“殿下!卑职当时只看见殿下独坐长椅,没想到,没想到..”
“你们几个真是,唉!!”
宇文往前走,虽然身份被拆穿确实让他恼火,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他对岑照临是真心的,如今火候差不多,他也该提亲了。
想着将来不久,两人便能长相厮守,宇文心跳加速,又问:“到底是何事,急着让寡人回来?”
“殿下,罗马国公主随使节团乘坐火车抵达长安,皇后殿下来电殿下速回长安....”
宇文猛地停下脚步,紧随其后的侍卫猝不及防,差点就撞上,随后被宇文抓着肩膀摇:“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殿下,罗马国公主已经抵达长安,皇后殿下...”
“哼!”宇文转头就跑,往宫里跑去,臭着脸,沿途宫女、宦官见状纷纷避让。
方才的满心欢喜,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宇文一想到将来要和一个没有感情基础的异国女子做夫妻,心里就闷得慌。
我是岑照临,不是罗马国的公主!
他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跑得越来越快,一心想要找那个人“主持公道”。
冲到花园里,老远就看见“那个人”站在凉亭旁,然后旁边还有一人,正是岑照临之父、纳言岑文本。
未来丈人在此,宇文瞬间冷静下来,很快“减速”,做若无其事状走来。
须发有些花白的岑文本,瞥见皇太子突然跑过来,不解何意,只能当做没看见对方一路狂奔,却听耳边传来说话声:
“小子,风风火火的跑过来,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曾祖?”
声音中气十足,源自一人。
那人沐浴着阳光,须发皆白,却负手而立,腰骨宛若劲松般挺直。
一脸皱纹但精神矍铄的宇文温,看着年轻的曾孙,眼光里满是慈爱。
宇文赶紧向曾祖父行礼,又向坐在凉亭里的曾祖母行礼,随后老老实实来到曾祖父面前:“孙儿无事,只是想念太上太皇了。”
“是么,这不早上才见过,笑眯眯的出了门.....”宇文温眯着眼,促狭的看着曾孙。
曾孙今日去做什么,他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坐在凉亭里的尉迟炽繁,担心老伴捉弄人,赶紧给曾孙解围他过来坐坐。
同样坐在凉亭里的萧九娘、尉迟明月以及陈,也如尉迟炽繁般满头银丝,她们昔日容颜,但气色却不错,脸上洋溢着笑容,看着年轻的皇太子,宛若看到了当年的宇文温。
年近六旬的陈,此刻坐在一旁给白鹦鹉“一撮毛”喂食,大家都已经老了,唯有年纪最小的她还保留着几分容姿。
昔年的北斗七星,如今只剩下五颗,年长的张丽华、杨丽华,已于前两年相继离世,剩下的五人,陪伴着宇文温,一起走完剩下的人生路。
岑文本见着祖孙一家人其乐融融,赶紧告退,向宫外走去,临出院门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凉亭。
那个身影,依旧挺拔,一如当年他中进士时看到的一样。
这位明德天子内禅迄今已有二十五载,期间由太上皇变成了太上太皇,但明德天子的功绩,依旧铭记在众人心中,岑文本对于太上太皇的尊敬,和其他人一样是由衷而发。
岑文本出生于明德元年,在明德年长大,在明德年读书求学考科举,在明德年金榜题名,以进士出身入仕。
在明德年末,他随着天子北伐碛北,亲眼看到了《燕然山铭》。
然后,看着这位明德天子内禅,成了太上皇。
新君即位,享国二十三载,因病不治,龙御归天。
接着,满朝文武又看到了白发苍苍的明德天子,看着明德天子站在御座前,将天子冠冕戴在新君、其孙头上,次年改元“元和”。
岑文本这一代人,已经打上了“明德”烙印,在明德年间长大,目睹皇朝不断对外扩张。
中原的版图空前庞大,南境跨越南洋直达澳州;西境直接和波斯接壤,将葱岭以西的河中地区收入囊中;北境常年可见极光,东境抵达万里之遥的北美,将其化作“新中原”。
陆上,有铁路、电报线连接边疆,海上,有火轮船航线直达海外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