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北平来电(第3页)
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号称“六不总理“,
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
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
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
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
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
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
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
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
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
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
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
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字聘卿,号冠儒,直隶正定牛家庄(今河北正定)人。近现代政治人物,北洋三杰之首。
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得到袁世凯的青睐,历任军政要职,直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政府总理。
1918年,退出政坛,隐居北京。
1926年5月,任京师临时治安会长、京师救济联合会会长等职。1930年7月,身患肝癌,卒于北京,享年70岁。
”北洋三杰一起邀请,看来这一次我要去一趟北平,见一见北洋三杰了“。
想了一下北洋三杰的人生经历,倒是想到了一件事。
就是断气润和冯国璋,在袁世凯死后,他们选择了袁世凯制定的宪法,对总统和副总统没有任期限制。
而且还是在凉亭里,喝着茶决定的。
“想这个干什么?和我没什么关系呀!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啦!。
”先喝口茶,在准备去北平吧,其实哪怕现在的民主是个笑话,只要把议会保留下来,总有一天会变成真正的民主机构,作为一个未来人,平淡的看,什么现在的政党,主义都不重要,真正适合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没有出现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平的国内环境,足够的发展时间“。
自言自语说到这里,要想到一部纪录片叫大国崛起。
中国人本来就有一个大国的胸怀,天生有大国梦。
只要国家可以稳定下来,不要什么都不明白呢,就瞎胡闹了。
不停地搞什么武装革命,给老百姓和国家,一个休养生息积累国力的时间,比什么都重要。
我是不是该出几本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书?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点出现。。
杨蛟想到这里,觉得真是一个好主意,苏联是社会主义,反正要失败。
早期学苏联的社会主义,早期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是不符合我们国家国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