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控制的炮兵部队,就在颐和园总统府外。
炮口已经对准了总统府,不过段祺瑞并不紧张,他相信,杨蛟只要还留在这里,他就不会有事。
与此同时,北京东交民巷,这里是外国使馆区。
德意志帝国,为各国使馆人员,以及外国教民,所建立的德国医院。
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地狱之门,大批的地府阴兵正在这里集结。
一旦有需要就会立刻出动,镇压进的为日本人控制的,参战军炮兵部队。
已经舔装了高爆弹,准备对着总统府开炮了。
“大古石穿中左,现在我们随时都可以开炮,炮击总统府,你为什么还不开炮?。
”伊藤太谷少佐,我们要对着总统开炮的话,我们的旗子不能是参战军,必须是张勋,那面龙骑才可以,这是帝国陆军部的意思“。
与此同时,东交民巷,德国医院,赵帅和刘安,已经带着自己的部队,从地府鬼门出来。
”赵帅大哥,我们这一次,需要对付被日本人控制,参战军炮兵部队“。
为了对付,参战军部队的日式榴弹炮。
名称:41式榴弹炮日俄战争后,旧日军开始对其使用的三一式速射山炮感到不满;一方面是射程不足,另外一方面此款火炮虽然已经采后膛装填,
但是因为无制退机构的缘故,每分钟实际射速只有2-3发,炮击归位也不方便;因此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开始研发新型山炮,
由炮兵上校(最后升任上将)岛川文八郎负责,明治38年(1908年)由大阪兵工厂试制,
明治41年(1911)完成测试量产,以明治时期编年标准新型山炮得到了四一式山炮的编号。
研发单位:大阪兵工厂
研发时间:1908年
口径:小口径炮
技术数据
口径:75毫米
总重:540千克
全长:4,300毫米
炮管长度:1,300毫米
最大射程:6,300米
炮口初速:360米/秒
四一式山炮的设计大多与原先的三一式相同,主要改进点乃加装当时刚开发的液压机械复合制退机构以提升射速,最初使用分离式装药炮弹便可达到一分钟10发的射击表现,
在操作后期更换一体式炮弹下甚至有每分钟20发的射速,在技术上属于最初期现代火炮;由于是用山炮理念作为设计核心,因此火炮设计可拆成六个模组在必要时可使用骡马驼运,
火炮在明治44年(1914年),制造完成并配发至当时日本各师团之山炮中队,(等同西方连级编制)成为当时日本师级部队火炮支援主力,直到1934年日军开始使用九四式山炮,替换原先师级支援火炮的地位。
“我们这一次可是待了法国榴弹炮的,阎王大人的意思是?我们用法国榴弹炮,将这支日本炮兵部队,彻底毁掉”。
听了赵帅的话后后,刘安也明白,杨蛟的意思。
日本人托运他们榴弹炮,是用的是马车。
杨蛟的军队,使用的是汽车。
杨蛟这次运来的,是法国75mm牵引式野战炮。
法国施奈德公司生产的一种口径75毫米的牵引式野炮。
又称75abs1897式野炮。
1897年研制成功,是世界上最早的弹性炮架火炮。
其射速、射击精度和机动性能,比刚性炮架结构的同口径火炮有明显提高,用于为野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此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性能最好的速射炮之一,各国很快竞相仿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使用。
名称:m1897式75毫米野炮
研发单位:法国施奈德公司
研发时间:1897年
口径:小口径炮
编辑评分:(1分)
技术数据
口径:75毫米
总重:1,190千克
炮管长度:2,700毫米
最大射程:8,000米
炮口初速:575米/秒
火炮采用了,采用木制轮单脚式炮架,架尾装有驻锄。炮闩为偏心螺式,配用光学瞄准镜。
赵帅和刘安,带着自己的人马,还有五辆汽车,一路向着总统俯前进。沿途有很多老百姓看到,就知道了,北平又要有兵火了。
老百姓们看到军队,就像看瘟神一样,避之不及。
”刘安,看来我们要加快速度,要不然会被日本人发现的“。
”赵帅大哥,你就放心好了,阎王大人早就已经想到“。
刘安听了这样的话就会,也就放心了。
与此同时,小田斯和小田熊,已经带着自己的部下,穿着日军军服。都消灭有日军军官组成的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