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义和他的兄弟刘安,还有赵帅,已经到了草原。
地狱列车已经进入呼和浩特了,不久之后低位列车就在草原上遇到了,基米尔或氪金的马菲军队。
当他们看到地狱列车的时候,这得到重点照顾。
“赵帅,俄国人已经在我们面前了,准备修重机枪把他们干掉”。
“是的,赵义大哥,我知道了”。
就这样赵帅开始,调机自己手下的部队,去驱动所有的炮台,还有重机枪。
马克沁mg08机枪(也称mg08,maschinengewehr,意为机枪)由海勒姆·马克沁1884年开发的马克沁机枪发展而来。
是德军在一战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重机枪,由于初期在史宾道(spandau)生产,故又名史宾道机枪,它还发展出了mg08/15、mg08/18等衍生型号。
由于mg34的产量不足,德军在二战中依然在使用mg08重机枪。
马克沁mg08机枪
制造商:德意志武器与弹药公司(dwm),史宾道与爱尔福特兵工厂,汉阳兵工厂
生产年限:1908年-1918年
口径:中口径
发射性能:自动枪支
参战情况:辛亥革命,一战,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啤酒馆政变,芬兰内战,苏德战争,解放战争,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马克沁mg08机枪
技术数据
口径:7.92毫米
全枪长:1,175毫米
全枪重:26.4千克
战斗射速:450发/分
有效射程:2,000米
1892年,一家名为路德维希·洛伊的公司跟马克沁签订了为期7年的生产合同,以生产马克沁机枪。1899年合同到期后德意志武器与弹药公司(dwm)公司继续为德国军队生产这种机枪并命名为mg99,它和同时期其它马克沁机枪的主要差别在于枪架不同。
两年后mg99的黄铜冷却水套筒被换做更经济的钢制并被称为mg01,在mg01的基础上最终诞生了mg08。
此枪和其他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采用后座作用式,即是利用把子弹弹出的后座力去完成退弹壳和从新上弹,供弹系统使用的是帆布制成的不可散式弹链。
枪口保护罩兼做消焰器,通常还会加装一个圆形的小护盾以防止流弹、弹片破坏冷却水套筒。
当发射完一发子弹后,枪机仍然处于闭锁状态,枪管同枪机一起后座。
枪机使用两个用铰链连接起来的支杆,它们位于枪管节套和枪栓之间,当枪栓位于枪管内时,两个支杆排成直线承受住后座力并将其转移到枪管节套上。
整个枪机组件在枪匣内后座,位于枪匣左侧的复进簧因此被拉伸(大多数枪械中复进簧是被压缩)。
经过一小段距离的后座后,肘节系统后方的拉机柄撞击到枪匣壁右侧的阻铁,拉机柄因而旋转上升同时放下肘节。
开锁后,空弹壳从枪管内排出,枪机端面抓住弹壳的边缘向下滑动,将发射过的弹壳送到枪管下方,同抽取管排在一起。
同时,枪机端面抽取一发新子弹并将其送到膛室后方。
之后枪机开始复进,弹簧收缩将整个枪机组件向前推,肘节从弯曲状态恢复成直立并向前推动枪栓。
此时枪机端面同时抓着待发弹和空弹壳,在闭锁过程的最后阶段,枪机端面抬起,排弹管内的空弹壳被排出。
此时如果按住扳机不放,击针就会击中底火,完成一次射击。此枪原本发射尖弹(7.92x57is),后来为了加强其穿透力而改为发射内藏钢芯的重尖弹(7.92x57ss)。
该枪一直是德军的标准重型机枪,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还有很多一直服役到1945年。
该型机枪还在辛亥革命,一战,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啤酒馆政变,芬兰内战,苏德战争,解放战争,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战争中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德国士用马克沁mg08重机枪,对着英法联军疯狂扫射。
顿时,英法联军的官兵们像麦子一样被成片扫倒。
无论在那个地方发起冲锋,就会在那个地方留下一堆尸体。
面对42千米阵线上的240挺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疯狂扫射,当时不在意机枪,用途的英法联军少量的维克斯重机枪,和哈奇开斯重机枪根本无法进行火力压制。
1916年7月1日这天,共计5.7万人倒在了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阵地前,其中2万人当场死亡。
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马克沁mg08重机枪给予了协约国重大杀伤,《凡尔赛条约》明确规定,战败的德军不得研制水冷重机枪。
作为失败者的德国只能接受包括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