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云儿便驾着车,陪着赵青出了城。他们远远地便看见了长亭中一个身着青灰长袍,笔直的身影。
周稷一早就来了长亭,面朝云阳,负手而立。自从李仪告诉他,赵青自小便为神鬼所扰,夜不能寐,以至于身体虚弱,精力欠佳,他的心里便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该在回建宁之前,找个机会探探的她的底。
赵青的马车徐徐接近,周稷忽然感到胸前的女娲石骤然发热,他的心中顿时警觉起来,既诧异又震惊,女娲石是大周先祖传下来的宝物,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热!
直到赵青的马车停在长亭下的官道上,周稷胸口的那块女娲石已经变得炙热,几乎要灼伤他的皮肤。他想:“难道女娲石异样,竟是因为她?”
世间神鬼之说纷纭,宗教派别林立,周国皇室虽然海纳百川,从不限制人民的信仰自由,但他们却有着自己世代相传,秘而不宣的信仰。周稷是战场杀伐之人,原本觉得神鬼之说都是无稽之谈,直到他的皇兄宣怀太子弥留之时,他的父皇将女娲石放在了太子的胸口,声泪俱下地向女娲大神祷告。女娲石忽然红光大盛,笼罩着宣怀太子已经开始变凉的身体。紧接着,早已不省人事的太子忽然睁开眼,似乎痴痴地看着红光中的什么,轻轻地念道:“凤凰振翅,玄鸟长鸣,十年生死,不忘君心。”然后他转过头,微笑着对周稷说:“我在巫月故地等你。”
虽然宣怀太子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命,但他醒来之后,原本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变得痴痴傻傻,再也分不清身边的至亲之人,只是口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巫月故地”四个字。周稷永远不能忘记,那一天他有多震撼。也是在那一天,他在供奉着大周历代先祖玉像的神庙前发誓,他一定要拿下巫月山,攻克云阳城。他相信,如果他找到了皇兄口中的巫月故地,便一定能找到仙药,让他的皇兄康复如初。
云儿在长亭下的官道上停了车,远远地站在一旁。赵青独自一人走进了长亭,笑着说:“殿下来得好早啊。”
周稷不动声色地朝着赵青比了一个请坐的手势,端起桌上的酒壶,一边给她斟上了酒,一边无比真挚地说:“自我十五岁上战场开始,心心念念想得到的便是眼前的这座云阳城。我在这里见识过它的残雪春花,也欣赏过它的晨光暮色。其实,我最喜欢的便是它在朝露下的景致,温柔静谧,却又坚定不可撼动。可惜了,此番我终究还是没有福气登上它的城墙,俯瞰它脚下的田野和山川。”
明明是很挑衅的话,却被周稷说得发自肺腑,倒并不让赵青觉得冒犯,于是她说:“可惜殿下今日便要离开了,否则我倒是可以安排殿下登城一游。”
周稷哈哈笑了两声,说:“那我可要多谢公主的美意了。我大周民风旷达彪悍,与寿安的精致婉约大不相同。公主性情疏阔,气度潇洒,让我觉得十分投契。若是将来有机会,公主定要来我大周一游,到时我一定相陪。"
赵青客气道:"我早听说大周山河壮阔,让我十分向往。若将来我能长留云阳,也许会有机会亲眼看看大周的景致。"
周稷饶有深意地看了赵青一眼,问道:"公主不准备回寿安了么?"
赵青说:"谁不思故土呢?只是我身为云阳一方诸侯,若是这里不太平,我自然是不能离开的。"
周稷道:"如今我们两国已经签了协议,哪里还会不太平?公主多心了。既然我们是友非敌,公主如喜欢什么周国的东西,尽可告诉我,我一定替公主置办来。”
赵青莞尔一笑,顺势说道:“殿下客气了。殿下昨日才送了我一本有趣的好书,我虽还没看完,但十分喜欢。”
周稷潜意识地摸了摸胸前滚烫的女娲石,凝视了赵青片刻,却又轻描淡写地说:“我是听探子说,公主府最近在云阳搜罗了不少神话志怪的书籍,觉得公主可能会喜欢这本书,才给公主送去了。这本书我很小的时候便读过,十分喜爱,常常带在身边,时而翻看两眼。这里面记述的多半是大周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同赵国的民间故事大约多有不同。”
赵青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看着觉得新鲜得很。殿下那里可还有更多这类书籍?”
周稷说:“当然有,公主若是喜欢,我回头让人再搜集一些,给公主送来。我大周先民一向崇拜女娲大神,关于她的神话传说数不胜数。云阳城西的巫月山中便有女娲的神迹,山上教派林立,庙宇香火鼎盛。这次赵国将半壁巫月山划给我们,我父皇已经让景王留在这里,在青女峰下主持修建一座皇家庙宇。公主若是有兴趣,将来庙宇建成可以去郊游一番,我定会吩咐手下放行。”
赵青惊讶于周稷竟然毫不遮掩地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也震惊于周国皇室在巫月山修建女娲神庙的计划,她忽然意识到周稷送她的那本《诸神记》,可能并不只是随随便便搜罗来的一本闲书,于是好奇地问道:“周国历代君主南征北战,杀伐无情,竟然如此敬畏鬼神么?”
周稷笑着反问道:“难道公主在民间广为搜罗神话传说,只是无聊打发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