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人最可爱,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般人都是自然主义者,因为喜欢所以爱,爱这个人,爱这个物,做这个事情,或者做这份职业。
但是,明明不喜欢,还依然去爱一个人,爱一个物,爱做一件事情,或者爱这份职业。
那么这个人,不是个傻子,就是个内心意志力很强大的人,或者是个伟大能改变现状的人,也许是能改变当今世界的人。
可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傻子。
因为,很多人都是身不由己进入这样一个职业的。也就是说,自己虽然不是傻子,但是被世界撞了一下腰,于是就被“傻”了一回。
可能在上大学前填写入学志愿的时候,没有报考医护类的大学,但是,因为已经填写了的没有被录取,所以就被调剂到这类学校的这一类人。
这类人拿到通知书的时候,一开始是不高兴的,但随之是随遇而安的,毕竟,上个世纪时候,有个大学上,就有了铁饭碗。
当然,也有人的确内心崇拜“白大褂”,又不是真正了解这份职业内涵,所以就直接填上这类志愿,这部分志愿者当然也就成了医院的主力军。
但也可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的白衣天使,怀着对国家的感恩之心接替同样是医疗工作者的父母亲的工作,那叫“接班”,而开始从事医疗工作的。
所以,虽然这部分人的起点和因由不一样,但是结局和工作的性质是一样的。
英雄不问出处,但是都是英雄。
为什么说他们是英雄呢?
因为他们的人品和果敢已经超越了众人,超脱了凡尘。
请看:
阴差阳错入职业,
从不埋怨不难过。
糊里糊涂选专业,
马马虎虎愿意学。
面对机会不选择,
一心继续医护业。
明明不爱不走开,
扑下身子学着爱。
相爱很难却继续,
困难解决不容易。
从一而终有毅力,
全身而退就满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在从事着与不健康的人打交道的工作者,无论什么工种,无论什么身份,都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大大的英雄。
所以:
向英雄们敬礼!!!
那么,话又说回来。我们主人公张文学选择的这个教师职业怎么样呢?
当然,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低之别。
但是,这职业对于人当然有适合不适合之不同情形。
虽然,有不少的人并不胜任当教师这个工作。但是,
综合分析来说,我们的主人公张文学这类人还是比较适合教书育人这个工作的。这也为张文学能够在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职业中取得一些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说教师的职业内容,凸显了教师对育人的重要性。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是对教师的赞誉之词,彰显了教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当然,有的是来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有的是具有金喇叭的人为有喇叭的人吹奏的关怀、暖心抑或安慰之语句。不管怎么说,都是听着好听,写着好看。
师者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但是,教师担任着对文明、教育、知识和文化传承的任务,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重要性无可超越,替代性无从谈起,可比性几乎没有。
要是真要比的话,那就母亲的伟大。
母亲传承生命的个体,教师传承文化知识的综合载体。
所以,说教师职业多重要都不过分!
所以,教师职业多带些光环不要紧!
恰恰,教师喜欢这些子虚乌有的好话和徒有外表金光闪闪的光环!
这是因为,我们知识分子的传承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谓的“知识分子”这样讲: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之交淡如水”,
“大丈夫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是因为,我们知识分子的内心很充实。
知识分子都是学富五车;
知识分子大多才高八斗;
知识分子几乎满腹经纶。
有时非常敬佩知识分子的勇敢:
阿基米德在面对荷枪实弹的士兵时,呵斥道:
“别踩坏我的圆!”
面对生死都不顾,却内心只有自己喜欢的学术。
即便是敌人,也应该因为他们对世界的学问而被征服,不但不去杀害这些全人类最杰出的人才,反而要对他们加以呵护和保护。
因为他们都已经没有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