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回纥可汗不是立明教为国教了么?以回纥如今在西域的势力,我以为这边总会好一些。
你是从帝都来的?老刀第一次惊讶起来,发现自己看走了眼。
嗯。年轻人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剑柄,眼睛看着万重huáng沙背后的东方,从长安来。
话只有这么短短一句,然而jīnggān的引导者却从年轻人的眉宇间捕捉到了一掠而过的茫然和忧郁——似乎遥远的东方帝都腾起了一片黑云,瞬间遮住了年轻人的眼睛。老刀眉梢一抬,眼里冷光闪了闪——这个年轻人的牙齿!在这么大的风沙里行走,迎着风开口说话、吐纳之间居然没有吸入一粒飞沙?
老刀默不作声地吸了一口气,兰州出发的时候怎么没有好好盘点?驼队里居然还混入了这么一个不知来历的危险的人幸亏也快到敦煌了,不怕再出什么乱子。
回纥可汗不是立明教为国教了么?吐蕃和于阗据说信明教者也甚多,西域天高皇帝远、一向各种教派并存,为何敦煌还如此搜捕明教?驼队离敦煌越发进了,看得见高大的城墙马面和土huáng色的烽火台,那个年轻人忍不住再度发问。
是读过书的人吧?天下大事倒是知道的不少。看着这个显然是极少出远门的年轻人,老刀眼里再度有了讥诮之意,可你不知道敦煌为何如此对魔教赶尽杀绝么?
为何?年轻人诧然反问。
老刀在驼峰中间舒舒服服的靠着,冷锐的眼睛眯了起来,看着风沙中慢慢显露出来的敦煌古城,gān裂的嘴唇里吐出低低一句话:因为公子舒夜。
安西节度使?敦煌城主高舒夜?果然是见识广博,年轻人脱口低呼,眼神不易觉察地一变。
呵呵,什么节度使、敦煌城主只有来往客商才这样称呼他。老刀微微摇了摇头,眼睛却是看着huáng土高墙背后鼎盛的人烟,敦煌这一带的百姓、他门下的三千门客、十万神武军,都还是习惯叫他公子舒夜。
公子舒夜年轻人喃喃重复了一句,忽地低头不语。
是啊。老刀gān裂的脸在风沙中微笑起来,露出满是砂子的huáng牙,他是老城主原配夫人的独子,也是敦煌高氏的嫡长子。三岁的时候,城主元配夫人早逝,老城主继娶了瑶华夫人,但依然极其疼爱这个娃儿,敦煌来往多有奇人异士、老城主便悉心拜访,为儿子请了各种各样的高人,教授诗书曲艺、文武骑she。
顿了顿,老刀又道:公子舒夜非常聪明,学的很快,据说他三岁的时候便能背三百诗词,五岁的时候通晓六个国家的语言,十岁的时候、便已经能在父亲外出时代理敦煌城主的事务,接见各路各国的商队。嘿,真是神童啊!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