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群人,一边看一边微微摇头——全是中国人,来自大陆,中国人气质太独特了,一些细微特征,外人根本装扮不出来。
由于舒畅没有开口,孩子们七嘴八舌又用英语问:“先生,你懂中国话吗?”
那些大人们问的则比较直接:“先生,这酒庄是您的吗?”
“我懂中国话”,舒畅深吸一口气:“现在中国也承认双重国籍,所以,严格地说,我也是中国人。不过,这酒庄并不是我的。”
由于与唐宁的关系较为复杂,所以舒畅不想多做解释。对面的那些人想当然的把舒畅当作酒庄雇员。他们有的与舒畅打过招呼后,继续与迪伦jiāo谈;也有人则开始好奇的打量屋子的布置。
随队的导游递给迪伦一份文件,迪伦插着手,扫了一眼文件之后,以下巴示意对方递jiāo舒畅。
“哦”,华裔导游脸上满是失意、惊愕的表情,将文件恭敬的递给舒畅。舒畅快速的扫了一眼这位华裔导游——这是大陆出来的,很可能是留学生。
文件是澳大利亚政府发放,上面写着这队旅行团的来由及目的。这是国内一家外语学校组织的一项对外jiāo流活动。这间外语学校是由国际组织创办,在中国主要面向孩子们的,培训儿童们的外语能力。
每年暑假,他们都组织班上的学生到英语国家旅游,进入外国志愿者家庭,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这所外语学校背景深厚,他们开展的这项活动,被多国政府当作对外文化jiāo流项目予以扶持。
华裔导游递给舒畅的文件,就是澳大利亚政府以及自愿者组织发布的信函,里面详细的介绍了这项活动的意义,并恳请对方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舒畅点点头,把文件递给了导游。他听说过这个组织,印象中,似乎每批受训的孩子在度完“英语假期”后,都有部分家长飞往当地,陪同孩子游览当地风景。这支旅行团正属于这种情况。
据说,参与这样的旅行团,每名孩子的报名费是两万多元起价,时间为两周。孩子们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当地环境已没有了怯生感,而有能力让孩子参加这样英语假期的家长,都属于经济宽裕、见多识广之辈,难怪他们会要求导游改线路,并豪气的宣称要购买酒庄的藏酒。
“欢迎,请随意参观。迪伦,请安排兰卡陪同。”舒畅的后半句话是用英语向迪伦说的。这句词汇简单的英语完全被孩子们听懂了,他们立刻对舒畅改变了看法。
原来这里的老大是这位同胞。
“先生,你的年薪是多少?”一位孩子冒失的询问。他立即被家长拉到了一边。
舒畅淡然一笑,他一眼扫过qiáng笑的导游,开门见山说:“诸位,这座酒庄并不对外开放,但既然你们来了,我欢迎你们参观。
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澳大利亚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旅游协议的国家,由于不了解国情,澳大利亚是用国际标准旅游协议与中国签约。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