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第二天就把这个事情嚷嚷的全村都知道了,然后马不停蹄地打包袱回了娘家,转过月来,就chuīchuī打打的嫁给了村东的张家二柱,现在白胖儿子都生了两个了。
要知道这里不是中原礼仪之地,新朝推崇的什么烈女不侍二夫,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样的新说法,还没有流传过来,此地的人们保留着前朝对女子的宽容。况且就算不论这个,村子里本来就人丁单薄,比起那些书上的条条框框,生儿子传香火壮大家族来的重要的多。又不是艰难到卖儿卖女,谁家肯将自家的姑娘嫁给这样一个人,等着被人戳脊梁骨笑话么?
这么英俊qiáng壮的青年后生,居然是个废物,村里媳妇们见了难免jiāo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些惋惜,又觉得庆幸。村里的男人们,更是乐的高兴,见了郑三虽然面上不敢如何,心里总觉得自己高了一头,不管咱平日里打猎本领低还是制革手艺差,咱都是个能让女人嫁的男人不是?
郑三倒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女人唧唧喳喳的有什么好,原本还没娶老婆的时候就天天围着他,几乎要烦死。但是老爹死前留了话,一定要他娶媳妇生娃,才迫不得已娶了个看起来算是安静的。
dòng房那天,他也没想到会是这样。毕竟都二十出头了,自己也用手解决过几次,虽然那时候念头里光怪陆离就是没有女人的影子,可也终究是硬的啊。结果对着那个女人就是起不来,不过是不耐烦甩手自己去睡了,第二天她居然那么能咋呼,啧,果然女人都一个德行,就算文静也是装的,跑了倒好。
好笑的倒是他的前丈人家的人,每每见了他象做了做贼一样,总是能躲就躲,躲不掉也顺着边溜走。难道怕他打上门去么?要真在乎这些,早在那个女人吆喝的时候一巴掌扇下去了,还用等到后来?如此过了两三年前丈人才正常了些,只是还是见了他就一脸的愧疚。别人背后议论他如何他倒不在乎,反正当着他的面什么都不敢,老实的很,这样的仿佛被欺负的样子,反而弄的他也不自在起来,索性呆在家里少出门,省的碰到了尴尬。
一个人过日子的好处自然是说不尽,唯独就是有一点不好,就是这个做饭问题。原先没娶媳妇的时候,自己都没弄过几顿,总有大姑娘小丫头的转弯抹角的给他送吃的,又找着各种理由叫他去家里吃饭,自己动手生火做饭的日子屈指可数,碰到那样的时候,他也就搭个架子,烤些猎物来吃,偶尔这么吃着,还觉得香的很。
后来娶了媳妇,以为再也不用走东家串西家,在自己家也能吃个安稳饭了。不得不承认,有人做饭这个诱惑是郑三应了老爹遗言的最佳动力。谁知道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不但没吃到自家的饭,连原本总是想方设法请他吃饭的人家也都不见了。早知道这样,不如就一直不娶媳妇,吊着她们就好了,郑三不负责的想着。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