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最主要的原因是银子挣的少了,其实她知道周姐也不差她家这几个荷包,毕竟她完全有能力找人去做这个,只会赚的更多。
“你是嫌弃银子赚的少了?”周姐问。
初夏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周姐又重新审视了一下初夏,发现这个小丫头不简单,虽说利润少了,可她相信,比起她家之前赚的那些,绝对是多的,一般人是怎么可能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这小丫头心思真是猜不透,不过她到挺喜欢这股jīng明灵巧劲。
“以后如果我这边有好生意,咱们还是可以合作的吧?周姐。”
“当然可以。”
等吃饱饭,客人都走的差不多,大家才收拾起来,还有剩下很多菜,刘氏就给几个帮忙的人一人装了一点,让她们带回去吃,也给狗蛋装了一点,刘氏也是当娘的,这孩子也不容易,还嘱咐狗蛋有时间来家里玩。
大人们在一旁jiāo谈,初夏这边饭后也给自己沏了杯茶,悠哉的喝了起来,“要来一杯不?”
狗蛋看着那好看的杯子,摆摆手,“不,不了”,说完飞快的跑了。
初夏:“……又不是给你喝毒药。”
张安民这边在王大同jiāo谈,问他认不认识手艺活好的木匠或者是懂点手艺的学徒。
王大同是严嫂的男人,长着一张方面脸,身材矮小,额头到眼睛那里还有一条疤痕,初看有点吓人,此时听了张安民的话,顿了一下,“有倒是有,你是找人打家具吗?可你不就是做这个的…。”
“我们搬到镇上了,也没有田产了,总得谋生活,所以找了个店铺,打算做点生意,但是缺人手。”
讲到这里,王大同就明白了。
“你要是有认识的人就介绍给我,包吃包住,银子肯定不会亏待的,但是得看活gān的怎么样。”
王大同是知道张安民的为人的,在店铺里面gān活可是一个好活,风chuī不到雨淋不到的,就是…。
“我一亲戚家倒是有几人会坐木活…。”
“甭管是不是亲戚,只要gān活行就可以,你过两天帮我打听打听”,张安民拍拍他的肩,打消了王大同的疑虑。
到了夜晚,热闹了一天的大院终于静了下来,客人们的随礼都被刘氏收了起来,张安民抱着张仪在怀里哄着,孰能生巧,现在的姿势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别扭了。
初夏这边就将荷包暂停的时候告诉了刘氏,刘氏可不像初夏那边想得开,就算这绣荷包挣的钱比以前少,可那好歹是银子啊,以前绣一双鞋二十文刘氏都能在灯下黑,更别说这个了。
“娘,弟弟们还这么小,爹那边的店铺如果开了也需要人,你觉得到时候忙得过来吗,有舍才有得,还是你觉得咱家的铺子挣不回来那银子。”
刘氏就发现初夏这小嘴巴,一张一合利利索索的,本来还生气来着,后来一想也是,自己这段时间绣的荷包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要是像以前,那又要麻烦人。
严嫂得知自家男人从张安民那里帮人揽活,“你不会又要介绍给你那个穷妹妹吧。”
王大同有一妹妹早年嫁了人,就住在离桃花村不远的一个村里,五口人挤在一个茅草屋里,经常食不果腹,找王大同救济。
他们穷也和别人穷的不同,纯粹是游手好闲懒的,家有良田,不好好耕种,整天就知道到处打秋风,三个孩子,最大的一个十七岁,老二十五岁,一家人都有点偷jī摸狗不好的习惯,王大同看不过妹妹每次的哭诉,时不时的还接济下,也痛骂过,可一家人记吃不记打,下一次还能凑到你眼前来。
严氏早就看不惯了,谁家没有一门穷亲戚,可摊上这样的穷亲戚就是要命,后来就严禁王大同接济他们,可王大同背地里还是没少帮忙。
他知道张安民那里的活是个好差事,所以这就想到了他妹妹一家人,“给老大,老二找个活,他们能挣银子,咱家也能轻松点。”
“那老大,老二哪里是能gān活的人,要不然至于游手好闲那么久,以前又不是没有给他们介绍过活,我说那一大家子就是扶不起来的人,你别再管他们了,救急不救穷,咱家都还在穷日子里挣扎,你还有心思管他们,初夏她爹那gān活要得是勤劳本分的人,你可别把他们两介绍去”,严嫂絮叨着,又用胳膊拐了一下王大同,“听到没?”
王大同似有似无的“嗯”了一声。
chūn困夏乏秋盹冬眠,天气日渐转暖,前面的教书先生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的青衫,正摇头晃脑毫无表情的读着书上的诗句,下面的学生纷纷跟着摇头,有几个已经把自己摇进了梦乡,正在会周公。
最后方的一角有个人打着呵欠醒来,揉了揉眼睛,看到四周的景色,又看到上方的教书先生,似乎很不高兴的样子,“怎么还没下课?”
此人脸肥身圆,与平时看的瘦小的孩子都不一样,说婴儿肥似乎也不恰当,毕竟已经十岁了,身上上好的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