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导演是站在专业的角度在敲打她,苏黎未必不懂这些道理。但导演说的那些东西太高,是属于艺术层面的,她没有为艺术可以郁郁不得志一辈子的决心,她还是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以前,她仗着“天赋”之名,把自己看得太高,总想一口气吃成胖子,现在她明白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谍战剧杀青后,苏黎全身心投入了宫廷剧的拍摄中。
宫廷剧的背景是南北朝,讲的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里的徐娘,那个著名的“半面妆”的发明者,剧名也作《半面妆》。
《半面妆》的拍摄期更短,只有两个月,但篇幅却长达60集。很多一句台词能表达清楚意思,却非要用几页纸;明明两分钟就能完事的情节,非要拖半个钟头。不止苏黎有这种感觉,剧中演梁元帝萧绎的男主也常常吐槽剧情拖沓,但他们不会跟导演、编剧吐槽,只会互相吐槽。
饰演萧绎的男主叫何彦,话剧演员出身,功底很扎实。台词的起承转合,流畅自然,听他讲台词简直是种享受,剧组的人,都称他为何老师。
何彦私下是个非常儒雅的人,但演起后期萧绎的杀伐决断,眉目间的狠辣也浑然天成。他这种不动声色的转变,让苏黎感觉到了演技带来的切实震撼,所谓戏骨,大抵如此。苏黎爱看何彦演戏,没自己的戏份时,她也待在片场,就是为了看何彦演戏。
何彦看出她是个有心的演员,私下会跟她探讨很多表演上的东西。何彦不说“教”这个字,他太谦虚,只愿说探讨。有天,何彦的老婆来探班,带了很多自己做的小食物,邀请剧组的人一块吃。何彦的老婆在中学教书,也是温文尔雅的那种。后来夫妻俩站在一株花树前说话,苏黎远远的看着。10月的横店,天高云淡,静默的南朝庭院,花繁影深,一个南朝帝王,一个现代淑女,却也相得益彰,流出隽永的意味。
很多年后,苏黎已经忘记了他俩的模样,却始终记得静默的南朝庭院里,那对说话的夫妻让自己感受到的隽永。
十月中旬,苏黎因为拍一场雨戏感冒了,又抽不出空去看病。正所谓轻伤不下火线,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只能带病上阵。那阵子夜戏又比较多,熬了一个通宵后,感冒又加重了,苏黎实在撑不住,这才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在叶知秋的陪同下,去医院看病。
是感冒引发的肺炎,要打点滴,叶知秋看一时半会回不去,就让常云打电话回剧组。叶知秋安抚苏黎,说正好趁这个机会眯一会,今晚还是大夜戏,没得睡。苏黎自从6月进组之后,缺觉缺得特别厉害,能趁机眯一会,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苏黎是被一阵大笑声惊醒的,她猛地坐起来,挣到输液管,疼的倒吸了一口气。常云过去扶她。叶知秋大笑着从外面进来,那笑声让苏黎想起《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输液管有血倒流出来,常云要去叫医生,苏黎拦住她,说没关系。常云给她腰后面垫了靠枕,苏黎皱眉看着叶知秋:“什么事这么开心?”
叶知秋脸上是那种终于出了恶气的兴奋:“洛尼被陈宗洛换掉了!”
苏黎一脸茫然。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叶知秋神神秘秘的问。
苏黎摇了摇头。
“《红拂夜奔》的拍摄期是明年3月-8月,洛尼在《红拂夜奔》接触她之前,早签了一部7月初开机的新剧,这事洛尼的经纪人一直瞒着,后来不知怎么被《红拂夜奔》的制片人知道了,惹得她大发雷霆,大骂他们无耻、卑鄙。要知道陈宗洛最讨厌演员轧戏,他说过在他组里,一旦发现扎戏者,永不合作。洛尼既不想违约赔钱,又想演陈宗洛的电影,她以为把你搞臭,就能拿到《红拂夜奔》,贱人自有天收!” 叶知秋恶狠狠道。
常云探头问:“那我们是有希望了吗?”
叶知秋又笑了起来,笑得很温柔:“刚才就是陈宗洛的选角导演打的电话,问我们近期什么时候有时间,再见面谈谈。”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叶知秋替苏黎在《半面妆》的剧组请了一天假,收工当晚连夜飞回北京。
见面的地方在陈宗洛的工作室。
东城七拐八绕的胡同里,穿梭着旧时代的拉huáng包车的老北京,胡同口还有拉二胡的盲人。
东城这片胡同里蜷缩着老北京的影子,外面那个繁华又慌张的世界跟这里就无关了。
陈宗洛是一个正宗的老北京人,他最知道北京的好处在哪里。
陈宗洛的工作室在一处大院里,朱红漆的大门有剥落的痕迹,大门前种着一棵矮杨树,满树的huáng叶子在风中簌簌作响。
按了门铃,有人出来接。是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满身的文学气息,一见她们就知来意,赶紧引着进了院子。
文静的小姑娘说陈导正在跟编剧讨论剧本,让她们稍坐一会儿。
最先出现的是《红拂夜奔》的制片人刘悦。
刘悦仍是开门见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