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主道上的偏殿外,皆挂了祭幛白帆,开了香坛,纸火满布,香坛前皆有道人在轮流做法。众人沿着主道一路上山,路上各殿内传出哭声,交谈声不绝于耳,纸钱烧出的烟灰也尽在眼前。
走在八人之后的洞庭巡抚问道:“诸位大人皆着了孝服,是要为小太乙真人挂孝?”
“我等来时未与众位大人提起,这是我等代皇上挂孝。天尊为武林泰斗,江湖朝廷都共同敬仰,这是皇上一片敬意,我等代行。”蒲沐道。
“众位大人都戴了孝,我等如此上了山,想是多有不妥啊,不知武当道人还有无多余孝服与我等啊——”洞庭巡抚道。
李德飞道:“刘巡抚不必如此,我等八人原是代皇上前来,若不带诸位大人前来吊唁,便显得我朝廷来的人单薄于江湖众人不好,可这只是吊唁祭奠一说。至于戴孝,是我等替皇上所为,诸位大人不必如此。”
“李大人此言不妥,八位大人代皇上挂孝,我等一身官服吊唁,岂不失了君臣之礼?”刘巡抚道。
“是啊……是啊……”众位官员也随身附和。“哪有君王戴孝,臣子不戴的道理?”
龙翔天道:“尔等想挂孝,上了正殿,去与那些道士要来穿便是。”
“龙大人所言极是——”刘巡抚道。
说话间众人已到正殿所处的山头下,一群挂了孝的道童见了众人前来迎接,道:“诸位官人是……”
“我八人乃大内统领,其后乃是洞庭府的刘巡抚、伍副司务、庞主簿、许郎中、洞庭府埙阳州张知府。”陈仁海道。
道童行了礼,道:“原来是朝廷的大人们来吊唁师祖,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小道童,我从未听说过丧事需远迎客人的。我等是代朝廷献礼吊唁,之后我等需为尊祖师守灵三日。”龙翔天道。
“如此,就请上山吧——”那道童回了话。
众人正欲上山,那小道童便又道:“八位大人的兵器还需卸下与我等保管,大人下山后我等便交还——”
蒲沐看了看自己链子锁在腰间的双刀,对小道童作揖,笑道:“灵堂不带兵器的,我等失礼了,还请小师傅见谅——”说罢解下了双刀交予了那道童。
如此这般,龙翔天、白杨、郭玉、段干诡风四人交了佩剑,李德飞、陈仁海交了佩刀,王羽解下混镔铁链,也交予了道童。
众人在一名道童引路下上了石阶,走了约有一百步,便到了正殿门口。小道童正要拜别时,被刘巡抚叫住,刘巡抚道:“敢问小师傅,贵派可还有多余的孝服,我等来得匆忙,未曾戴孝……还劳烦小师傅为我等几位取些孝服来。”
那小道童道:“多余孝服还有,诸位稍等,我速去取来——”
小道童跑向正殿后,取了几件孝服与众大人,那几位大人披上后稍作整理,其余小厮们皆披了麻,如此与八位统领一同前去祭奠。
灵堂就设于正殿,众人上前上了御香,跪拜祭奠,为棺木披了金黄布衾,送了祭幛,蒲沐从身上取下封存好的祭文,便开始宣读:
维 甲寅年冬 十一月十二 朕以御膳珍馐致祭于
武当小太乙道长之灵席前曰:
呜呼哀哉,天之生人兮,厥赋维同,良之秉彝兮,独厚天尊。
吊天尊神功盖世,同朕共抗凶魔。吊天尊心怀苍生,激朕励精图治。
吊天尊道法自成,醒朕开阔胸襟。吊天尊徒众满布,助朕稳固朝野。
光阴数百载,七十者稀,天尊享百岁有四,今驾鹤而仙逝,尤怅少微之掩芒。恨朕不得千岁草,憾朕不得万年丹,只徒悲风疾送秋,奈而初冬送尊龙。
瞻灵帆而兴嗟兮,思道范之难忘。朕忘玉京兮苍茫,寄明月伤时短。献御膳珍馐,愿天尊灵受用——
伏维尚飨!
祭文读毕,灵堂内外所有人便才起了身——闻得是朝廷派人前来祭奠,且还有大内统领代替皇上前来宣读皇上亲笔的祭文。来祭奠的江湖门派,豪门望族皆出了会客厅,前来跪拜听文,直到蒲沐宣读完后,众人才起了身。
道童们引八位统领都来了一一扶起了众位戴孝的道长,随后小厮们才上了膳食于灵前。
龙翔天对外的官员道:“诸位大人前去会客厅中便好,我等还需守灵——”
有道长问道:“八位统领大人何故守灵?”
蒲沐道:“此乃皇上圣旨,让我等代为守孝。”
“既是皇上圣旨,还请各位大人在此守半个时辰,待之后传了饭,前去用饭便好。”有道长答道。
“不可不可,我等既是替君守孝,便就有守孝之责,怎能如此随意?这一不敬天尊之灵,二不敬皇上之恩。”陈仁海道。
“可……可灵堂里已尽是我武当弟子,若八位大人也来守灵,想灵堂是有些挤了。”那道长解释道。
“如此,还可容几人守灵?”蒲沐问道。
“只可容四人。”道长答道。
龙翔天道:“如此我等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