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com
在拒绝了数次后,韩西终于松了口。这不,一脸憔悴的她qiáng打着jīng神,步入huáng闻桂居住的小区,敲响了屋子的门。
“西西,你来了!”huáng闻桂亲切地笑着。
“阿婆。”韩西的声音有些沙哑。
这是自失去苏洛以后,韩西第一次来到阿婆家。她勉qiáng挤出一丝微笑,心里却始终空落落的。
“西西,你先在沙发上休息,我现在去炒菜。咱们俩,十二点准时吃饭!”
“没事,阿婆,不着急。”
huáng闻桂快步走进了厨房,抽油烟机一打开,立马传来了炒菜声。
韩西来到了沙发边,她轻轻坐了下来。低垂下头,准备思念起苏洛。
但她还没有开始思念就已经结束了思念。因为她无意瞥见茶几上放着几本书。
出于无聊,她伸出手拿起了第一本。
只见封面上写着《佛学入门》。然后她拿起来剩下的三本,封面依次是《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和《正见》。
原来是佛教书籍啊。
韩西放下了书,来到了厨房。
“阿婆,原来你信佛啊?”
“是啊!很多年了。不过呢,书是最近才开始看的,看了书以后啊,觉得之前那都是迷信。”huáng闻桂一边炒菜一边说着。
“迷信?”韩西吃了一惊,她没想到阿婆会这么说。
“对啊!以前以为,烧烧香拜拜佛就是信佛了。其实不然。信佛,只是一个开始;成佛,才是一个结果;而中间的过程呢,就是学佛。”
“学佛?”韩西更意外了。
“对!不要把佛当成一种神化的对象去膜拜,而要把佛法的知识当做一门学问去学习。如果没有学佛,信佛只是迷信罢了。”
“呃,那正信和迷信有什么区别呢?”
“正信和迷信,外表上看可能差不多,也许都很虔诚,但内心却大不同。正信、智信者,内心对信仰的对象非常了解,也清楚自己虔诚的理由,矢志不渝;而迷信者,则对自己信仰的对象并不清楚,迷惑、迷茫,沉迷于神秘现象。当然,迷信者经过学习也能够成长为正信者。所以是不是迷信不在于表面形式,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哦。所以你决定学佛,一下买了那么多本书。”
“你看到了?”huáng闻桂回过了头,看了韩西一眼。
“对。”
huáng闻桂继续炒着菜:“那是圣严法师的著作,学佛三书。”
“不是四本吗?”
“是这样,学佛三书是圣严法师写的。那本《正见》是宗萨仁波切写的。”
韩西对宗教类的话题向来不感兴趣。她应付地点了点头,转过身准备回到客厅。但她突然停下了脚步。
因为最后这名字,她好像在哪里听过?!
“阿婆,你刚说什么?什么切?”
“什么‘什么切’?”huáng闻桂十分疑惑。
“就是你刚说,谁写的来着?”
“圣严法师啊!”
“不是,后面的那位。”
huáng闻桂反应了过来:“哦!是宗萨仁波切!”
“仁......什么切?”
“仁波切!仁义的仁,波làng的波,切,就是......”
一股电流瞬间击中了韩西。她怔在那里,她确实听过!
是苏洛!
曾经,韩西混进上海戏剧学院的课堂,和苏洛一起上了一堂文学赏析的课。在课后,于梦中醒来的韩西,听到苏洛这样对自己说:“小西!你是我的韩西仁波切!”
“仁波切......他当时说的应该就是这个!”从回忆里挣脱,韩西自言自语着。
“你说什么?”
“阿婆,仁波切是什么意思啊?”韩西急切地问。
“是藏语,意思是珍宝、宝贝。”
“珍宝?他叫我‘韩西仁波切’,那就是——‘韩西珍宝’!珍宝......他当我是珍宝......”韩西的眼泪夺眶而出,心痛的感觉涌上心头。
huáng闻桂因为忙于炒菜,没有回过头看到流泪的韩西,她接着说:“仁波切,是藏族人民对转世高僧最亲切、最推崇的一种尊称。它可以用在三个地方。一是转世高僧。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有极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不一定是转世高僧......”
韩西神思恍惚,huáng闻桂的话她没有再听进去。
“阿婆!”韩西生硬地打断了huáng闻桂。
“怎么了?”
“实在不好意思,中午你先吃吧!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话音未落,韩西闪电般离开了厨房。
“韩西!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