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家家主小心赔笑道:“太后她老人家当年便总说喜欢康懿长公主,也曾说过叫公主下嫁的话。陛下您看,明家是皇室姻亲,若是长公主嫁入明家,那更是亲上加亲啊……”
熙宁帝甩了笔,直接打断明家家主的话头,“退下吧,康懿的亲事,朕自有计较。”
明家家主见状还欲多言,但孙有福机灵地上前拦住他,“平安侯,陛下还有事在身呢……”
明家家主只能拱手告退。出了帝王大帐,便有一青年迎面而来,明家家主甩甩衣袖,快步走去,“回去再说!”
那青年似有话要说,见明家家主如此,只得张望一眼熙宁帝的营帐便跟着明家家主离去。
孙德福听了小徒弟的回报,又转身进了帐内。
熙宁帝又拿起了笔,听见动静,头也不抬地问他:“是谁?”
孙有福回道:“启禀陛下,是平安侯的次子,明焕。”
熙宁帝缓缓落笔,“说来听听。”
按说生母母家,熙宁帝该是相当了解才是。可谁叫宫里太皇太后和先帝都看不上眼那一家人,因此也不能怪熙宁帝连外家表兄都不清楚,他实在是没怎么搭理过。
主子们看不上,但作为皇宫大总管,非常贴心的孙有福自然不会也不将人放在眼里。
此刻熙宁帝问了,孙有福便将自己平日里知道的一股脑的翻了出来:“明焕乃平安侯嫡出次子,今年十九。”
说到这,孙有福还很有心机地加了一句:“此前从未说过亲事。”
意思就是这家人就是在打长公主的主意呢。
见熙宁帝还在慢悠悠地写字,孙有福又继续道:“此人才学普通,平日里惯爱流连花街柳巷,跟好些个青楼女子都交情匪浅。房里有几个通房,只是一直未有子嗣罢了。”
当然这人仗着自家是皇帝外家,老子是皇帝舅舅,自己是皇帝表兄,干出的荒唐事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酒楼里说书先生都能借此发家致富。
孙有福说的,只是熙宁帝想知道的罢了。
果然,听完之后,熙宁帝厌恶地皱了皱眉,什么癞□□,还想来打念念的主意。
“派人盯着,别叫这些人撞上康懿。”
孙有福点头应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动什么歪心思。
明家的帐子里,明家家主正跟夫人说话。
“今日去求见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可有说什么?”
明夫人撇撇嘴,“太皇太后只见了母亲与我,三两句话就打发了,丫头们连帐子都没进呢。”
这些年,自家虽然有了爵位,但一家男人,老老少少的,统共也就只有个五品闲官。
出门做客,看似人人都给自己这个皇帝舅母三分面子,可自己也不是瞎子,那些个王妃大长公主们,且没把自家放在眼里。
这爵位能传几代如今也不好说,老爷官位又是虚的,若不能给家里小子丫头们结上好亲事,往后自家可怎么办。
明家家主对自家是个什么样子心知肚明,“要想把三丫头、四丫头和五丫头都送进宫,怕是不容易。依我看,还是把力气都放在五丫头身上。五丫头年纪合适,不论样貌性子,都比三丫头和四丫头讨喜,送她进宫,倒是更有指望。”
明夫人听着这话,脸色便沉了下来。
四丫头是她生的,虽说老爷说的都是实话,可要这般便宜了五丫头和她那张精作怪的姨娘,明夫人还是顺不下这口气。
若是日后真有了造化,五丫头可是有一个姨娘生的兄弟的!到时候家业落在谁手里,且不好说呢!
“五丫头到底是姨娘肚子里出来的,只这出身便不能跟其他府里嫡出的姑娘们比……”
“那便记在你名下。”明家家主这就把明夫人一肚子的话堵了回去。
见明夫人面上不悦,明家家主又安慰道:“到时候,再给四丫头看户好人家就是了。”
明夫人不欲再说,换了个话题问:“老爷去见陛下,焕儿与康懿长公主的事如何说?”
说起这个,明家家主便叹了口气,“陛下并未答应,只说长公主的亲事,他自有计较。我看这事,怕是悬。”
若是不能尚公主,那五丫头进宫的事,就更得抓紧了。
明夫人自然也懂这个道理,只是,这就更叫人忧心了,别到时候自己忙了一场,到头来却便宜了那些上不得台面的。
看来,这事情,自己还得好好谋划谋划。
虞咏怀可不管别人准备怎么谋划,她今天晚上,可是要跟姐妹们一起烤鱼烤肉的。
晚宴上,熙宁帝先是嘉奖了一番收获丰盛的大臣与各家公子们,随后下令,叫众人不必拘束,开怀畅饮。
有酒有肉,又是在这般自在的环境里,文臣武将,世家命妇,公子小姐们共聚一处,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虞咏怀同太皇太后招呼一声,便溜下主台。
舒惠郡主还在招手,“快来念念,我们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