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召见,身后站着三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她一想起后院那群不安分的和自家那耳根子软的老爷,心底便不住的冒火。
好容易等到太皇太后传唤,宫人却又说只叫自己进去。明夫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和另外两个,什么话也不想说,勉强收拾精神,近了内殿。
有宫人前来引明家姑娘们去偏厅,明四小姐点头致意,直接跟着走了,剩下明三小姐和明五小姐互相对视一眼,却又马上偏过头去,两人谁也不理会谁,跟着去了偏厅。
太皇太后见了明夫人,说了两句话便将人打发了。明夫人满肚子夸自家儿女的话,都不得不憋回去。
虞咏怀在偏厅招呼一众贵女们,见明家竟来了三位小姐进,还有些愣神。
有人就小声嘀咕了,“他家怎么回事,不是说……”
是啊,京城圈子就这么大,谁家不清楚谁家。分明只有一位嫡出小姐,怎么偏他家来了三位?
京中贵妇们多多少少都知道,如今这后宫,大小事情多是康懿长公主在帮着太皇太后打理,这寿宴安排,必然也是经了她点头的。
见他们这般行事,舒惠郡主就忍不住开口道:“这明家好大的脸面,这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呢!”
虞咏怀摇摇头,“山穷水尽,垂死挣扎罢了,不必理会。”
难得见她说出这样的刻薄话,舒惠郡主反而笑了,“也是,管他们如何呢,咱们都不用放在眼里。”
明家三位小姐进了偏厅,自然是要给虞咏怀请安的。
一明丽、一雅致、一娇艳,各有风姿的三人在虞咏怀面前一字排开,礼仪周全,声色动人。
虞咏怀想着,三人各有千秋,但姿容都算出众,也不知道哥哥到底喜欢哪一种的。
可惜了,不管喜欢哪一种,他家的如意算盘注定没有结果。
一些小姐们见明家如此与众不同,还以为他家是得了太皇太后恩典,两位跟着来的庶女日后都是有大造化的呢。
原本有些人心里还有些忌惮,但见康懿长公主并未对这几人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在她们请安时只是点了点头,话都没说两句,这些人提起来的心就稍稍落回去了。
明家虽除了个爵位再无拿得出手的东西,但谁叫他们是熙宁帝生母母家呢,说起来,这三位也是熙宁帝的表妹,若真是进了宫,少不得是些麻烦角色呢。
但看康懿长公主的态度,她们倒是不足为惧。
仿佛静默只是一瞬间的事,在明家三位小姐退下后,偏厅立刻就恢复了热闹。
明家三小姐和五小姐心里焦急,康懿长公主既然能对她们不闻不问,那就说明太皇太后那里她们必定没什么希望。若不能趁机给宫中贵人留下好映像,来年选秀,她们估计也没什么指望。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明四小姐,她是当今圣上的嫡亲表妹,说起来跟康懿长公主也是亲戚,若她能去争取争取,康懿长公主八成会给她个面子。
但看看明四小姐八风不动的样子,两人又不免泄气,指望这呆子,还不如她们自己厚着脸皮去跟贵人们搭话呢。
……
其实寿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祝词、敬酒、歌舞升平……
寿礼直接登记收在一边了,根本没有展示攀比的机会。
唯一的看头,可能还是太皇太后时不时的关注一下哪家的公子小姐,叫起来说说话什么的。
对各家小姐们,太皇太后千篇一律的“好孩子”、“乖丫头”、“伶俐可人”……
也看不出个什么倾向来,毕竟中间还有好些是说了人家的,宗室几个小爷们的未婚妻,那更是得了太皇太后一通好夸。
说得那几家父母都忍不住脸红:使不得使不得,自家女儿真没太皇太后您老人家说的那么好。
至于公子们,那可就有意思了,凡是那些个年纪合适、人才出众又正好还没定亲的,太皇太后就十分感兴趣,这一说那一说的,说完还总忍不住瞟一眼虞咏怀。
太皇太后那都是下意识的动作,就忍不住把自家孙女跟下面的小子放在一起打量打量,看看般配不般配。
下面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康懿长公主脸都红了呢。
一群人只顾看虞咏怀的热闹,唯有孙有福注意到,面无表情的熙宁帝散发出的嫌弃与不耐。
就在太皇太后同一家的公子说话时,熙宁帝扣扣桌子,“念念,过来倒酒。”
虞咏怀如蒙大赦,立刻起身绕到太皇太后左手边,拿起酒壶倒了杯酒。
太皇太后眼神一飞却发现人不见了,换个方向才看到小孙女正被孙子支使着倒酒呢。
太皇太后觉得自己忙的是正事,她早就打好招呼叫孙女自己趁机好好看看了,熙宁帝的捣乱让太皇太后很是不满,“做什么怪,非得这时候喊你妹妹倒酒?别人倒的酒它就不香了?”
熙宁帝仰头将酒一饮而尽,“是啊,孙儿觉得念念倒的白水都有滋有味,别人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