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可不好考哦。”
平冢静回复道。
“不过我相信伊织你一定可以的。”
学生想考东大是好事,平冢静自然不会打击。
更何况这个学生是北原伊织。
如果是那种成绩真的很普通的学生的话,平冢静还是会劝他一句“有目标有梦想是好的,但也要切合实际,比如说千叶大学就非常不错,并不一定要考东大。”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平冢静当老师七年了,从她手上毕业的学生没有一千也有上百。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曾经踏实勤奋的学生,现在混的大多不错。
而那些只知道空谈梦想,从不付出实际行动的,大多都沦为了职场咸鱼。
近五年来,东京大学的合格人数平均为3057人,而日本这五年来平均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56万381人。
也就是说,日本每一万名高三考生就有五十五人能够考上东京大学。
总武高等学校是千叶市的市立高中,也是千叶市偏差值最高的重点学校。
平均每年有三到五个学生可以考上东大,尤其是这一届的高三,年级前十的学生成绩都相当不错,理论上来说都有考上东大的机会。
尤其是前三的霞之丘诗羽、四宫辉夜和小木曾雪莱,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考上东大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至于北原伊织……
平冢静觉得他加把劲的话,东大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勉强可以达到的。
如果要考东大文学部,可能就有些难了。
“伊织你是打算考东大文学部吧。”
平冢静问道。
“嗯。”
北原伊织回复道。
东大文学部是东大历史最悠久的学部之一,光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有两位是从这里毕业的,还有被誉为“国民大作家”的夏目漱石,也曾在这里就读。
毫不夸张的说,东大文学部就是文坛巨子的摇篮。
“总之加油吧!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平冢静说道。
“有什么困难的话随时找我,私下里给你补课也不是不行。”
“谢谢静老师。”
北原伊织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不过补课就不用了。”
“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的话,也可以这样。等开学了,我每天送你回家,然后你给我做饭,吃完饭我给你补课。饭钱我不就给了,就当做是补课费了。”
平冢静以为是北原伊织怕麻烦自己,于是这么说道。
她和北原伊织既是师生关系,又是好朋友,能够帮助他考上东大文学部的话,她心里也很高兴。
“来吃饭可以,补课就免了。”
北原伊织嘴角浮现一抹笑容。
平冢静的好意他心领了,但补课是真的不用。
考上东大文学部,靠他自己的努力就可以。
【文豪系统】虽然是写作辅助系统,但是功能非常全面,每次升级都会附送属性点。
主智慧,副敏捷。
这是北原伊织的加点方式。
以他的脑袋,只要肯努力的话,霞之丘诗羽年级第一的宝座的都要被他抢下来。
只是之前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写作上,压根就没怎么好好学习。
接下来还有半年不到的时间,加把力的话,东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有什么好怕的呢?
不过就是个东大罢了。
北原伊织丝毫不慌。
冲就完事了!
和别的想考东大的人想法不同。
那些人考东大,是为了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而北原伊织则是要成为那个大家巨匠。
格局决定结局。
……
……
结束和平冢静的交谈,北原伊织拾起一旁的书,开始看了起来。
从明天开始,他打算在每日计划中再添加一项复习的功课。
虽说距离开学还有半个月时间,提前做些准备总归没什么坏处。
北原伊织从不打没准备之仗。
就比如说最近他都在看写日本古代的小说,进行学习。
半年前,他看了《源氏物语》,这部被誉为日本红楼梦的世界名著。
《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
这本书对北原伊织的影响很大,也是他为数不多的,翻看了三五遍的一本书。
书是好书,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看懂。
《源氏物语》为北原伊织推开了平安王朝的那扇格子窗,得以窥见千年前那个风云动荡的日本是怎样一番模样。
只要讲到日本历史,总要讲到平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