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无论。只因在李铁拳心中南人多次反叛朝廷,按他的话当须下了狠药才能治大病,随后给李风清留下了十万兵将,引军还朝。
李风清爽快的应了,也知道我已真的成了太清的新皇,人喜精神足,未等到农部的人前来便雷厉风行的开始收没土地,一时南郡又风雨飘摇,不少地主再次纷纷起事,可只因没了个领导之人,也只能是个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很快一股股反叛的势力即让李风清扫了个干干净净,而南郡百姓们受牵连而死伤者也已达二十余万人。
京中渐渐的有了生气,商部在王佐的大力推动下,接连颁布了不少新政,让我很是开心,似乎与我那个世界不少地方有相似之处。比如统一的农贸市场,统一的物价,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税收等等。后来又建议由朝廷投入在各地统建易市,我自是更加的支持,看来这些人的想法也是极为的合理了。
兵部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比如征兵时的一些个后续手段,完全符合了我们那里当年始皇大帝的类似的政策,让我也十分的满意,可想来依周大刀的能力是无法提出那么多好的主意的,果然周大刀不好意思的对我说是出自他手下的茅氏三兄弟,我才点了点头,也只有他们对我那个世界如此了解了。
眼看着一切都似乎依我所想的入了轨道,太清平稳的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年底时税收总额是前二十年的总和还要多,想来是那些个地主们转行入了市后的结果。
稼禾却是因受了大灾和兵乱而几乎没了收益,粮价日日见涨,我还未来的急去着急,王仁光已是与众臣们廷议让水军师帅康良带着两千船只东出桑托,购回了大量的粮食,随后投市中,又将些农部统计出的农人们放粮振灾,百姓们也极是安定,这一年当是生活勉强的可以渡了过去。
工部行事小心了许多,经过多次的多方协商,我一锤定音,将正在出产的玉石大肆卖向东都,果然短短的时日即聚起了足够的银两,浩浩荡荡的水利工程随即也在太清各地蓬勃兴起,不少百姓们极是热情的投入其中,也变相的填补了生活的不足。
眼看着太清的大节又将来临,我与三公主完婚的日子也已临近,心中早已是欢喜一团,不过也因些事,我很少再见到三公主。按照这里的风俗,只有等到那一天行过了大礼后才能再见面,心里又多了些苦恼,只好听着内侍们不住传报公主的近况,什么公主骑着凤凰在后宫里乱走,什么公主午饭时吃了两个水果等等,不一而足。
李华带了信来,说是要来参加我的婚礼,我不由的喜上眉梢。
不管从何方面来说,我是为了李华才做了这些事,当然娶三公主的事纯粹是我自个儿的意愿,不在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