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越来越近,私塾放了几天假让学生好好放松,城里文化节的事情基本上搞定了,端午节前一天,孟青回来的特别早。
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插菖蒲和艾草,她这些天比较忙,没有时间去摘,正准备趁着天还没黑去摘些回来,路上碰到村婶手里抱着一些菖蒲和艾草往她住的地方走。
“青丫头,你来的正好,这些天我看你忙得不行,猜想着你应该没时间去摘这些东西,所以我就多摘了一些,正要给你送过去呢。”说着,村婶把东西塞到孟青怀里,乐呵一笑,准备回去。
“婶子等一下,端午节您有安排吗?”
“端午节能有什么安排,可不就搁家里吃顿团圆饭。”
“是这样的,咱们县里不是举办一个端午文化节吗?我跟县太爷打过几次交道,便参与了这次文化节的组织,里面有个区域是供大家自由摆摊的,正好还有几个名额,婶子愿意过来吗?”
原本小摊的名额已经满了,但是有几个家里出了点事情,没办法来,孟青便打算从报名的里面再抽几个,她记得村婶的饺子做得非常好吃,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不如留给村婶吧。
村婶对城里最近大热的文化节还是有所耳闻的,只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文化节竟然还有孟青的份,当即又惊又喜:“青丫头,你说真的?可是我听闻参加文化节的摊贩要交钱呢,我们家……”
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赚钱,所以,即便要交钱也很多人各种托关系、挤破了头想要进去。
青丫头能给她弄到名额很不容易,只是他们家没有摆过摊,经验不足,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若是赔了钱……
“这个婶子放心,摊位是人家交了钱之后不能来的,所以,不需要重复交钱。”
其实是需要的,对方因故不能来只是压了一半的钱,剩下的一半需要补齐,这还是因为她是策划者才有的优惠,其他摊贩可需要按照原价交齐的。
村婶平时帮了她不少忙,小摊的租金也不贵,她到时候可以帮村婶交了,算作报答。
果然,一听不用再交钱,村婶开心的不得了,连忙应下来,风风火火地前去准备了。
县太爷给了两坛雄黄酒,孟青原想着送一坛给村婶,还没等她开口,村婶就没影了。
算了,待会儿再送过去好了,反正也不远。
家里只有孟衡一个人在,姐弟俩将菖蒲和艾叶插上去之后,便开始张罗晚餐。
“长安,你把屋里的两坛酒拿一坛和咱们做的熏肉一起给村叔家送过去。”
小家伙应了一声,抱着酒坛子,挂着一提熏肉,小心翼翼往村婶家里走,回来的时候,又提了好些粽子和咸鸭蛋。
孟青这才意识到,自己不但没有去摘菖蒲和艾叶,连粽子都没有包。
忙糊涂了。
多亏有村婶。
这几天陆行一直在外面没有回家,孟青有些担心,但也只能担心,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她刻意没有去问陆行真实的情况,甚至连名字都一直用元宝来称呼,就是为了在他离开之后,能够不给自己念想。
理智告诉她,这样做是没错的。
但是情感上,她还是担心,担心过后便是浓浓的失落感。
“姐姐,今天元宝哥哥回来吗?”
“我不知道。”孟青给长安剥了一个粽子,长安喜欢吃甜的,她便沾了一些蜂蜜,用筷子插着递给弟弟,“咱们先吃吧,一会儿给元宝留一些。”
毕竟明天就是端午节,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孟青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把陆行当成自己的家人。
“好,我要把最大最好吃的蜜枣粽子留给元宝哥哥。”说着,小家伙从十几个粽子中,挑出一个最大的,放在一边,“对了,姐姐,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
“肉粽。”
于是,小家伙又从肉粽中挑了一个最大的,与刚刚的蜜枣粽放在一起:“等元宝哥哥回来,我就告诉他,这是我跟姐姐特地给他留的。”
孟青忍不住笑了一下,伸手在弟弟脑袋上用力一揉:“那不如,我们把饭菜也给他留一份?”
小家伙眼睛咻的亮起来,连忙用力点头:“对对对,饭菜也留一份。”
话音刚落,他已经从凳子上下去,蹬蹬蹬跑去厨房,从厨房里拿出陆行平时吃饭的碗筷和干净的盘子,饭菜都拨了一些,与刚刚的粽子放在一起,想了想,又拿了两个咸鸭蛋,放在边上。
“哇,这样看起来就像元宝哥哥陪着我们吃饭。”
“好了,快吃吧,菜都凉了。”
没想到长安对陆行的感情这么深厚,到时候陆行离开,长安会很伤心吧?
另一边,一处大宅子里,陆行和一些人坐在一起商量事情,很快,有人端来可口的饭菜还有几壶美酒。
“这次我们一定能大获全胜。”秦峥站起立,豪气万丈地举起杯子。
大家一起碰了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