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能供得起你。”许老汉补充道。
汪氏立马就炸了:“爹,要是以后三郎还考不上的话,难道要一直学下去?”
“三郎也老大不小了,以前陆二郎考上秀才的时候,也不过是二十岁,如今老三都二十五了,明年二十六,那要是再考不上,咱们家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啊。”
陆氏看到汪氏提起亲弟弟,脸都绿了,拉她下水做什么?
这汪氏虽然很会来事儿,但是很多时候都知道拉着一个盟友。
这不是在告诉许老汉老两口,许三郎比她亲弟蠢吗?
这汪氏……
果然,姜氏脸都黑了,说道:“陆二郎五岁去念书,二十岁才考上,我儿念书晚,晚一点考上怎么了?”姜氏骂道:“闭上你的乌鸦嘴。”
“去镇上一年要花多少银子,咱们家又能供几年?”汪氏怒道:“娘,之前你说送四娃去念书的,现在四娃都八岁了。”
乡下很难能供得起两个读书人。
倾家荡产的供,未必能供得起。
“再说吧。”姜氏嘟囔道。
“大娃二娃长大了,三娃四娃五娃差不多年纪,为啥只让四娃念书?”小姜氏不满道。
要说她儿子也有份。
陆氏冷笑:“要说按照顺序,也是先轮到三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