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就把书一放,准备去村长家找赵大娘。
村长墨成虎一家住在村西头。
墨成虎是个能干的。早年间,他在当村长之前,是在镇上的一家公办窑厂里当领头人。
后来,窑厂效益不好,就关停了,回村里当上了村长。
林月初在一座青砖搭建的院子门口停了下来,抬手敲了敲红漆门上的门环。
“赵大娘,你在家吗?”
“门没锁,进来吧!”一个高亢的声音从门里传来。
“吱呀”。
林月初推门进来就看到偌大的院子里边上竟然立着一个小型的塑料大棚!
“呀!月初来啦!”
赵大娘正在给大棚压边,见林月初进来,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迎了过来。
“大娘,你这是……塑料大棚?”
林月初讶异地看着那足有两米高的棚子。
只见整个棚子大约三四米长的样子,木头攒的立柱,毛竹搭的筋骨,上面覆着半透明的墨色薄膜。
大棚被赵大娘收拾得很干净利落,像个神采奕奕的小卫士。
“哟,咱们月初果然是个读书人,这你都懂哩!”赵大娘笑道,“你叔刚弄回来的时候,我还新奇了半天哩。”
林月初绕着大棚走了一圈:“大娘,你这咋想起弄塑料大棚了哩?”
赵大娘也没隐瞒:“上个月你叔出门儿见到这个新奇玩意儿,说是能让蔬菜啥的提早成熟,就弄了点薄膜回来给我折腾。只是,咱家地里都种好了东西,于是我就寻思着这院子空,就在院子里先弄个试试。”
林月初点了点头:“那大娘,你里面种了啥哩?”
赵大娘上前两步,掀开了帘子,笑道:“进来看看!”
林月初也不客气,径直走了进去。
就见不大的棚子里立着几个细竹子搭的架子,架子底下是绿油油的嫩苗,宽大的叶子舒展开来,有些已经长出了细丝,绕在了细竹子上。
“这是……黄瓜秧子?”林月初惊叫出声。
赵大娘闻言大笑:“是哩!我瞅着其他的菜,地里都有。又瞧今年比往年暖和,就弄了点黄瓜秧子。没想到真的成了哩!”
赵大娘的言语里也是掩藏不住的喜悦,心里也对这大棚子满意得不得了。
林月初简直要开心地跳起来了!
真是瞌睡遇到枕头,太及时了!
她一把抱住赵大娘,开心地叫道:“大娘,您真是我的福星呐!”
赵大娘一头雾水,拍着她的手臂笑道:“啥福星不福星的,你这丫头咋了又是?”
林月初咯咯地笑着,然后把她过段日子要去省里参加农博会的事情告诉了赵大娘。
“大娘,不瞒您说,我正准备寻点黄瓜秧子哩。您这黄瓜秧子能不能借我些?”
“借?月初,这秧子已经开始爬架了,移栽恐怕有点难了。”
林月初摇摇头,挽着赵大娘的胳膊道:“不用移栽。大娘,您知道为什么我的小青菜那么受欢迎吗?”
听她这么问,赵大娘摇了摇头,但心里确实对这个问题好奇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