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则和林月初住在一起。
等四人收拾好了行李,墨双喜换好了裤子,众人去后面的冷库提样品。
“师傅,37号,林月初,劳驾。”
门口的师傅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接过了取样品的单据,拿着老花镜仔细看了看。
“37号,你等下啊。”说着,他就穿着棉袄,钻进了冷库。
片刻后,他拉着小推车出来了。上面正是两个蓝色塑料盒,盒里盛着青菜和黄瓜。
“喏,37号,签字吧。”
林月初拿了认领簿,看了看盒子,正准备签字,又扫了一眼盒子——
咦?不对!
林月初放下笔,走到盒子旁,拿起了一根黄瓜,皱着眉看。
“师傅,这不是我的黄瓜和青菜!”
老头看着盒子上缀的吊牌,指给林月初看:“咋不对了?这就是37号呐!写得清清楚楚。”
林月初往吊牌看去。
只见吊牌上的数字像是拿记号笔写的,第一个数字看起来像“3”又像“5”。
“师傅,这确实不是我的样品!我的青菜和黄瓜我认得!会不会是你拿错了?这个是57号?”
老头听她这么说,脸上就有点不高兴了:“怎么?你是说我老眼昏花吗?这明明是37号,库里就剩三件货了,另两件是2号和43号,没有你说的57号。”
林月初心下一慌,不会真的被人拿错了吧?
“那您知道57号是谁的货物吗?”林月初焦急道。
“你看看认领簿上写的谁不就知道了?”
林月初只好挨着顺序往下找……
找到了!57号的物主是个名叫周多的人。
林月初没办法,只好去求助陈卫东。
她简短地跟陈卫东说了情况,陈卫东赶紧联系了各家展商。
在陈卫东的帮助下,周多很快找到了。不过,他目前人在展馆,得等他晚上回来才能换过来。
展品找到了,林月初终于松了口气。
剩下的时间,林月初也没有其他安排,四人就出去逛街了。
省城自然比云市和清源县都繁华得多。而四人住的酒店就在最繁华的街道上。因此,不需要步行多远,就能感受到省城的繁华。
高高低低的建筑,沿街鳞次栉比的店铺,宽阔的柏油马路,来来往往的各式车辆,路上穿着时尚的男女,都显露出省城独有的热闹。
林月初这次出来足足带了一千块钱,因此她花起钱来一点也不拘谨。
给徐美芝买套衣服,给墨双喜买双鞋,又给墨彦成买了块手表,她自己倒是一分钱没花。
徐美芝和墨双喜都是受宠若惊。
林月初对他们而言,一个是好朋友,一个是老板,但她此刻对他们的态度,仿佛都是自家人般,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好。
他们哪儿知道,经过了生死考验,林月初算是把钱和人都看透了。
钱呢,总是挣不完的,该挣得时候就要拼命挣,该花的时候也不要吝惜花。
人呢,对她好的和她喜欢的,她就要全心全意对人家好,至于那些心怀鬼胎的,坚决说拜拜。
所以,有些人可能看不懂林月初。其实骨子里,她是个很简单、很纯粹的人。
墨彦成看着林月初硬塞到他手里的表,嘴角浮出一丝微笑:“你知道姑娘送表的意思吗?”
林月初没经大脑:“送块表而已,还有什么意思吗?”
“你娘没跟你说过?”墨彦成问。
林月初:“我娘去得早你又不是不知道……”
墨彦成停顿了下,说:“送表就是定情。不要随便送别人表,尤其是男人。”
林月初:……
“可是钱已经付了……”林月初无语道。
“我又没说不要。”说着,墨彦成就把表戴在了手上,还晃动手臂,打量了下。
林月初:……
这是口嫌体直吗?
四人逛逛停停,最后挑了一家人多的馆子解决了晚饭。
味道马马虎虎,但也不算难吃。
等吃过了晚饭,天也就黑了,四人回到酒店。
林月初去找陈卫东,不把自己的青菜和黄瓜拿回来,她心里总有种不安的感觉。
毕竟明天就要开展了呀。
人都说,怕什么,来什么。这坏事儿还真让林月初碰上了。
那个叫周多的竟然耍起赖来!
“周先生,你这样可就没意思了。墨天说的好好的,怎么现在就不承认了呢?”林月初只觉得头顶要气得冒烟了。
周多看上去四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高,看上去比林月初一个姑娘还瘦,一脸的精明相。
“林小姐,我可没说我们一定弄错了,只是跟陈领队说‘晚上回来再说’。刚刚我仔细看了下,没弄错,我拿走的确实是我家的蔬菜和黄瓜。”
周多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