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看这两缕狼烟,想来大将军和大公子已经凯旋了,您在这站了三个时辰了,身子会吃不消的”沐槿颜的侍女在一旁低声的说着。
此时,沐瑾颜有些拘谨的戴着凤冠正站在东篱国的皇城上眺望着脚下的万里山河。她终于帮他打下了这片江山,终于可以和他一起携手并肩共步金銮大殿。
回都城前和父亲约好,如果这最后一战胜了便以两缕狼烟以示平安。如今看着这窜天的狼烟,沐瑾颜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嗯,回去吧。看到父兄平安我也就放心了”迈着稍显疲惫的脚步,沐瑾颜的心中不知怎的竟然划过了一丝不安。
“ 或许可能是这几天太累了,毕竟一连几日沐瑾颜每天都在应付着登基大典,祭天仪式,祭祖仪式,游街大典这些繁琐的祖制仪式。“沐瑾颜的心中想着,但是为了他,再累再难也是挺过来了。
只是刚踏进凤芸宫的大门,那瓢泼似的大雨便从天空倾泻而出,噼里啪啦的,冲打在这宫廷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吵得沐瑾颜莫名的烦躁。
“幸好仪式已经结束了,只是不知父兄回府没有。”沐瑾颜接过冬儿手中的药膳说到。
“果真是个怪天,已经深秋,怎会有如此大雨,真是晦气。还好陛下体贴,特意差人送来了熬好的药膳。”沐雪边说着边关上了东暖阁的窗户,不知为何整个凤芸宫都没有一点册封为后的喜悦。
今天的游街仪式是新皇登基的最后一场盛典……
五日前,东篱国老皇帝病逝,庶子安皓取代嫡子登基为王,同时册立皓王妃沐瑾颜为皇后。庶子登基,令人意外;但入主天下的事安皓和沐瑾颜,却又顺理成章。
因为这七年,他们相濡以沫实在是不容易。
还记得登基第一日在雍华宫高台下,挽着安皓的时候他亲口说的“这些年真的多亏了有你,已经命人备下了一份大礼,等父兄凯旋后一并送给沐家。”
想来今日如此心神不宁,除了这几日有些疲惫之外更重要的是,沐瑾颜在无比期待着这份大礼。
她与安皓相伴将近七年,嫁给他时,安皓还是一个完全没有威望的庶子。那时,她便以将府独女的身份开始帮助他夺取皇位。
这七年间,沐瑾颜可以说是放下了自己全部的的骄纵陪着安皓南征北战。将幼时所学的谋略毫无保留的进献给安皓。只为了实现他那一统天下的梦。
这些年,安皓想不到的,她替她想到了;安皓做不到,她替她做到了;安皓不方便出面的,她替她挡下了。
七年的时间,她付出了太多太多。万幸她终于等到了安皓黄袍加身,入主金銮。
“雪儿,陛下可回雍华宫了?”
“回了,刚才奴婢看到仪仗从正阳门进来了。”沐雪一边关着窗户一边回答道。
沐冬和沐雪都是自幼跟在沐瑾颜身边一起长大的丫头,情同姐妹。沐冬静如止水,心思细腻;沐雪则动如脱兔,敢做敢说。这两个人一静一动,这些年跟在沐瑾颜身边着实帮了不少忙。
“冬儿,你说陛下说的大礼会是什么呢?会不会是给咱们沐家封赏的旨意?”说这话的时候,沐瑾颜的深情中似乎还透露着一种期待。
“当然了,咱家立了如此大功,岂有不赏之理。您就安心的等着领赏吧。冬儿你说是不是。”一旁的冬儿没说话,沐雪到是说了起来。
“是是是,当然是,这不今日的药膳都是陛下差人特意送过来给娘娘补身子的。”听着两个丫头的话,沐瑾颜脸上竟然露出了久违的娇羞。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陛下请皇后娘娘去雍华宫用膳。陛下请奴才转告娘娘,雨下的大,请娘娘披上件衣服,免得着凉。”沐瑾颜听到殿外传来李公公的声音,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看上去才有一点刚被封为皇后的喜悦。
随即,沐瑾颜换了一件平时的素衣便随着李公公朝雍华宫走去。
这次,即使走在逆风中,迎着风雨。也丝毫看不出任何的疲惫。
“是谁这么不长眼,竟然撞在了娘娘身上。”因为沐瑾颜的脚步太快,以至于迎面走来一个人都没有看到,两人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撞了上去。
“原来是皇嫂,臣弟失礼了。”原来迎面走来的人是安皓唯一的弟弟,安勋。他本应在宁仲国为质,此次是因为新皇登基这样的大事才得以回朝几日。
“无妨,是我走的太快了。只是,雨下的如此之大,皇弟不称把伞吗?”看着几乎已经被淋透的安勋,沐瑾颜问道。
“皇嫂这就不知了,区区一把伞岂能抵挡这倾盆大雨。之所以皇嫂以为这伞有用只是因为还没有感受到雨水打到身上的潮湿,但是当您感受到的时候早已经晚了。到还不如一开始就被淋的痛快,也好让自己明白是何时被浇湿的。既然皇嫂无事那臣弟就告辞了。愿明年省亲之时还能和皇嫂在此赏雨,多多保重。”安勋没说完就冒着倾盆大雨离开了。
独留沐瑾颜一个人站在原地暗自思忖安勋的话。虽说他是个纨绔之辈,但是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