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幕:【人生如鼠】地点:楚国上蔡白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晃眼间,已是二十六年后。
在楚国蔡君,李斯正在看守粮仓,负责粮食进出登记。
一日,李斯入厕,见到一群老鼠,又脏又臭,令人作呕。
李斯:“为何这里之鼠,又瘦又小,毛色灰暗,而粮仓中之鼠,又肥又胖,皮毛油亮。”
李斯若有所思,随即恍然大悟。
李斯:“原来如此,人生如鼠,不在仓,即在厕。处之位置不同,命运亦然不同。”
想至此,李斯辞去粮仓职务,开始拜师学艺。拜师路上,只见二人,一长一幼,并肩而来。长者已过中年,幼者与己相仿。
李斯:“敢问先生,可是王者?”
长者:“然也!此乃吾子,王佐,字之才。”
李斯:“弟子李斯,拜见先生。”
王者大惊:“治国之人,正在眼前,可惜《治国之术》已送别人。”
李斯:“先生何往?”
王者:“屈原忧国忧民,悲愤投江,二十载矣,吾与子前去拜祭。”
李斯:“弟子同往,可否?”
王者:“善!吾祭屈原,非为其名,乃敬其事,聊以自慰耳。”
路上,李斯与王佐,各怀壮志,惺惺相惜。临别,李斯欲拜王者为师。
李斯:“先生武功盖世,授徒无数,弟子愚钝,恳请先生纳之。”
王者:“武功再强,乃一人之力,匹夫之勇。你要学,应学治国之术,辅佐君王,一匡天下。”
李斯:“吾师何在?”
王者:“荀子是也!”
李斯拜谢。临别,因与王佐一见如故,依依不舍。
李斯:“既不能以师事之,恳请与王佐结拜!”
王者:“善!”
于是,王佐与李斯,祭拜天地,结成兄弟。李斯自去,寻荀子而去。
第47幕:【李斯拜师】地点:秦国咸阳白天
李斯找到荀子,恳求拜师。
荀子:“汝乃何人?”
李斯:“李斯是也。”
荀子:“不可!昔鬼谷子有徒二人——孙膑、庞涓,这二人学艺之后,互相残害,吾恐汝亦蹈其覆辙也。”
李斯:“弟子实无此心,只求治国之术。”
荀子:“时也,势也,人心不可叵测也。”
李斯:“弟子乃王者荐之!”
荀子:“即是王者,可也!”
荀子遂收李斯为徒。
荀子:“此乃《帝王之术》,吾将传汝。切记,汝学成之后,定要为国为民,莫徇私也。”
李斯:“谨遵师命!”
第48幕:【灭六国论】地点:秦国咸阳白天
李斯学成之后,拜于秦相吕不韦门下,任以为郎,欲见秦王不得。时秦强大,各国间谍纷纷来秦做客,秦王下逐客令。
一日,忽见城门大书:逐客令!
李斯大惊,遂上书:《谏逐客书》!
书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秦王明辨是非,见书收命,拜李斯为廷尉。
时鲁国为楚国所灭,王佐从泰山而来,寻义兄李斯,求秦灭楚,以报国仇。
王佐:“楚屡败于秦,连失数十城,灭鲁以补之。吾乃鲁人,每尝思之,切齿为恨。”
李斯:“吾虽楚人,心系天下,吾有《灭六国论》,欲谏秦王,一统天下,灭楚指日可待也。唯恨秦王,心下迟疑,恐力不足也。”
王佐将剑取出。
王佐:“奉父命,宝剑赠秦王。”
李斯:“此非王者之剑乎?”
王佐:“然也。”
李斯:“既有此剑,大事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