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贾敏的身影消失之后,贾政的脸立马拉下来了,呵斥王夫人:“妹妹离京多年,才回京城,你作为嫂子,不嘘寒问暖就算了,你还给她使绊子,还有没有做嫂子的样子。”
王夫人低声辩解:“我也是有事耽搁了一会子,谁知道妹妹是个急性子,等不及我把手头的事处理完。”
“有什么急事非得你现在处理?”贾政的神色依旧很难看。
“是宫里甄贵妃递了消息出来了。”王夫人上前一步说道,“说了说咱们元春的事。”
元春早年被送入宫里,是为家族搏富贵去了,可惜因着父亲只是五品官品阶低,虽然出生荣国公府,但是她还是女官身份。
甄家和贾家是老亲,甄家的姑娘被选做皇妃,育有十二皇子,备受宠爱。如今宫里没有皇后,她就是品阶地位最高的妃子,所以贾家没少和甄家往来,希望甄贵妃能拉扯一把元春。
贾政听了脸色好看了些,语气也和缓了,问道:“是说了什么事?”
“也没说旁的,就说说元春的近况。对了,甄贵妃还夸赞咱们给十二皇子送的屏风精致,她很是喜爱。”王夫人低眉顺眼说道。
见老妻如此恭顺,贾政也没继续追究王夫人失礼了,只是吩咐她:“妹妹怕是要在母亲那里吃饭,你身为儿媳的,理应过去伺候。”
王夫人面色一僵,她嫁入贾家多年,初来的时候除了伺候贾母吃饭,还要照顾贾敏吃饭,如今都那么多年了,还要在贾敏面前立规矩,真是憋屈。
只是贾政面前,她不敢流露出不愿意,低声应了。
贾敏便带着黛玉、林谧原路回到了贾母的院子里,虽然都没待久,可是一圈下来,也过了半个多时辰,贾母等得着急,派了丫头婆子在门口等着,为首的是贾母身边的大丫头鸳鸯,一见着他们的身影,就迎上去,笑呵呵说道:“老太太一直让我们守在这里,怕误了吃饭的点,让姑太太和表姑娘、表少爷饿着了。还说若是迟了,就让我们去接姑太太。”
贾敏听了便笑起来说道:“母亲还是这么个性子。”
“也是因着是姑太太您,老太太一刻也不愿意放您离开,旁的人,老太太断不会如此着急。”鸳鸯一边给贾敏掀开了帘子一边说道。
她一说完,倒是让贾敏又多看了一眼。
贾敏和黛玉、林谧进去之后,除了王熙凤和三春姊妹外,还有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在贾母身边,依偎在贾母身边,和贾母亲昵的说着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贾母笑起来了。
贾敏忖度这那个孩子的年龄、衣着,想着大概是贾母常提的宝玉了。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贾母嗔怪一句,又推了推赖在自己身边的贾宝玉,说道:“宝玉,这个是你姑母和你林家的妹妹弟弟,谧哥儿你是是见过的,你姑母和你林妹妹你还是头次见,还不如去见见。”
贾宝玉应了,从罗汉床上下来,快步走到了贾敏跟前,朝着贾敏行了一礼,笑道:“姑母好。”
贾敏忙扶住了他,打量一下,模样倒是好,只是规矩差了一些,此时她还没想到,贾宝玉的规矩不只是差了一些,更是没规矩。
贾宝玉这才看向了黛玉,黛玉年纪小,先向贾宝玉行礼。
黛玉只觉得不舒服,虽然这个表哥眼神里并未其他意思,只是一直直勾勾的看着自己,也太无礼了。
黛玉行完礼之后,便略微退一步,退到了豆蔻的身边,让豆蔻挡在自己前面。
谁知道,贾宝玉打量了她一会,才笑嘻嘻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听了这话,贾敏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黛玉更不喜这个表哥,垂下眼睛。
贾母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笑着说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
贾宝玉歪头想了想,正准备张口的时候,却听见贾敏开口笑道:“我这个玉儿像我,我又像母亲您,宝玉长在您膝下,瞧着可不面善。”
贾宝玉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
贾敏又问向李纨:“怎么没把兰哥儿带来?”
听到贾敏问自己的儿子,李纨忙道:“他为人腼腆年纪又不大,我让他在院子里待着。”
贾敏摇了摇头:“即使腼腆就该常出来见见人,可不能一直缩在内院不出去,没得养出一副小姑娘的性子。”
王熙凤听了这话暗中瞧了一眼贾母,见贾母并无其他表情,心里暗道自己多想了。
贾敏继续说道:“我给兰哥儿捎了些文房四宝还有一套四书,你待会捎回去给他。”
李纨忙谢了贾敏。
贾敏笑眯眯看向了贾母:“还有宝玉的一份,我就给母亲了,不知道宝玉四书读到哪里了?可是读完了?”
贾宝玉哪里读完了四书,听到贾敏这么问,吞吞吐吐的,一句话也没说出来,贾母见状忙解围:“他身子弱,读书断断续续的。”
贾敏笑了笑没再说话。
见贾敏不再问自己,贾宝玉反而开口问黛玉:“妹妹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