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帐篷倒塌后听到随即而来的马蹄声,知道这里被骑军包围了,只得乖乖扔下刀投降。
冯忠孝再次上前抓住蔡都司的衣领把他拎起来横按在马背上,对潘超骧点点头百余骑在大帐前绕了个圈跑出大门,一阵风似的沿着城墙根朝东面奔驰而去。
李化鲸驻扎的是鞑子留下的营地,虽说鞑子大军离开前已经捣毁了不过基础都在,收拾了两天寨门、箭楼、栅栏都竖了起来,戒备也算森严。
“老子勇卫营潘超骧。叫李化鲸出来。”
潘超骧带领骑军一路疾驰到李化鲸大营五十步才停下,他让冯忠孝跟在自己身后去寨门叫阵,顺便把搞事的蔡都司仍在寨门下。
值守的两个小旗远远看到一股骑军奔驰而来已经起了戒心,门口横下拒马、箭楼上弓手持弓严以待阵,听到竟然是勇卫营的人前来叫阵,一个小旗赶紧跑进去禀报,潘超骧肯定李化鲸听到自己来了一定会出来见面,放下蔡都司后带着冯忠孝返回本阵。
“勇卫营潘超骧。”
李化鲸想不到竟然会在这个时候遇上潘超骧,想起大运河畔的船队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咬咬牙吩咐左右点起三百骑军跟随自己出营。
勇卫营名头响亮,可一直以来仅仅维持着五千人马,并不是崇祯皇帝和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不想扩充队伍,实在是粮秣、饷银、兵器有限,能维持五千人马,崇祯皇帝已经把库房扫了两遍。
组建时主将孙应元才是个参将,崇祯皇帝提了他一级升为副将,周遇吉和黄得功是副将衔参将,勇卫营出去征战两三年,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纷纷立功后升任总兵官。
五千人马不可能有三个总兵官统带,因此黄得功和周遇吉两人带领本部人马另立山头、扩充队伍,这三支兵马是崇祯皇帝的心腹,是他可以直接插手、指挥的武力,也是钳制地方军头的重要力量。
孙应元死的早,历史上周遇吉和黄得功都为大明朝流进了最后一滴血,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部队的基干出自勇卫营,崇祯皇帝对两人有知遇之恩。
一句话,勇卫营的游击将军身份一点儿也不比地方军头的副将低,而潘超骧是勇卫营有名的悍将,只是起点太低光芒都被三个总兵官遮住了,但与勇卫营联合作战过的地方兵马,都知道他的厉害。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tyuebook.com(天阅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