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逆天而行?”
“非也,”谷主微微一笑,一甩手上拂尘,“逆天而行,也是天意。”
闻言,君邑若有所思。
~
韩素娥和墨一很快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到怒河岸边。
君邑说的不假,魏伯已经在撑船等候多时。
见到二人,他面上没有多惊讶,但口中还是忍不住:“没想到你二人竟然这么快便出来了。”
以往也有进到谷里的人,少有这么快便完成所求,更有甚者,再也没能出来,当然,那都些不怀好意的人。
素娥点点头,也觉得颇为顺利。
“多亏谷主深明大义,答应了我的请求。”
老魏也没问她的请求是什么,只道了句恭喜,引他二人上船去。
来时满怀心事的素娥,回去时一身轻松,乘着老魏的船抵达对岸后,素娥见蝉衣竟然仍然在岸边等着,船还未靠岸,便冲她招招手。
“你怎么还未回去?”
不是吩咐她不必在此守候吗。
船慢慢靠岸,蝉衣走上前扶着她下船,一边回话:“奴婢是想着万一今日姑娘便能回来呢,就先守在这里等一会儿。”
果然一个时辰前看见老魏匆匆回来,撑着船到对岸去了。
“只留了我和几个护卫,其他人先下山了。”蝉衣扶着她,低眉温声道。
素娥点点头,“你辛苦了,我们也下山吧。”
回到这几日投宿的客栈中,素娥又掏出那张药方,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才收起来。
她没有避着墨一和蝉衣,两人虽疑惑她大费周章地来到这里,并跋山涉水地找到那个幽云谷的地方,就为了这张药方,但聪明地没有多问。
“赈灾的队伍到哪里了?”素娥将药方收回囊中,抬眸问。
蝉衣摇摇头,“还未收到消息。”
巧的是,她刚说完,便有叩门声,一个侍卫走进屋里,呈上一封信报。
素娥打开一看,便是父亲的队伍已经行至最近的一个城镇,今晚在郊外驻营。
这么巧!她忍不住站起身,恨不得立刻飞到父亲身边,与他相见。
时隔四个月,她终于要见到家人了。
此刻,远在百里外的郊外,在一片扎好的营帐中,韩玮元正凝神听手下汇报兆阳传来的消息,突然见一个灰蓝色的身影匆匆走来,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要禀告,但看见他正议事,匆匆的脚步又停了下来。
手下很快汇报完情况,韩玮元点头示意了解,便让他退下。
钟谢等那士兵彻底走远,这才上前,凑近两步,声音低不可闻,“令爱已经在鸿鸣山附近的县城上。”
韩玮元浑身一震,倏地转头看他,“此话当真?”
钟谢点点头,“韩姑娘似乎去了鸿鸣山。”
鸿鸣山……韩玮元沉思,想起府上那个小童,自称是鸿鸣山的幽云谷中人。
他眉间闪过一丝了然,很快又欣喜起来。
“此地离那里有多远?”
钟谢默默算了算,“韩姑娘所在为肴山镇,距离此地大概两百里。”
两百里,若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一个晚上便能抵达。
似乎看出他的想法,钟谢出声劝到:“将军,还是明日再出发吧,此行路途遥远,军士疲惫不堪,明日还少不得您现身振奋士气。”
“况且您之前在壶儿关所受箭伤并未完全痊愈,若韩姑娘知晓您这般折腾,必定不好受,今日已晚,您还等休整一晚,明日也好相见。”
他细细道来,劝诫住对方欲策马往肴山镇赶去的想法。
韩玮元点点头,让自己心情冷静下来,“你说的也对。”经钟谢一劝,也意识到不急这一时。
话说回来,兆阳县突发瘟疫,他也有些犹豫是否要把女儿带在身边。
这么一想,难免就同钟谢提起瘟疫一事。
“之前我吩咐你找的大夫怎么样了。”
钟谢摇摇头,难得忧虑,“大夫是找了不少,但是不一定能解瘟疫。”
他听闻兆阳此次爆发的瘟疫,和以往并不相同,周边也并不是没有派能医善药者前往,但目前还无人能研制出治愈瘟疫的药。
眼下,他们还离兆阳有些距离,不知晓具体的情况,干着急也无用,只能到了后再应变了。
“对了,你可听说过兆阳县的县令?”
韩玮元想起沿途听到的传闻,向钟谢问道。
“兆阳县的县令……”钟谢沉吟,“听闻姓吴,是兆阳土生土长的人,能做到县令,应当是全凭他那岳丈。”他嘴上挑起一抹冷笑。
“岳丈?”韩玮元抓住这一点,皱眉,“他岳丈是谁?”
“郑丛守。”
“原荆州通判?”
钟谢点点头,“正是。”
“江陵郑家。”韩玮元蹙眉。
“大将军,”钟谢突然郑重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