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回到府上,素娥同哥哥分开后,便吩咐沉香让阿凉去打听一下那个袁姝的来头,还有她口中《宵泽录》的原主,是否真有其人。
“让檀香抽空去寻了哥哥身边的常山,跟他问清楚上月末在城南发生的事。”她补充到,“当日的情况,一定要问仔细了。”
~
第二日,是女先生上门的日子,住在东府的六个姑娘全都在亭中等着。
府上新请的这位女先生是宫中一位教养嬷嬷的女儿,先生姓章,生得不算秀丽,微胖的脸盘,五官看起来极为和善,但教起书十分认真严格,也未曾因为身份而优待各人。
她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谈吐也是文雅。
初次见面,便对众人道:“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我可不是来教你们女红刺绣的。”她指了指桌上的书,又道:“我想先解你们几人念书的情况。”
章先生扫视一圈:“谁先来说说自己读过什么书。”
在场的六个姑娘,都没出声,韩佩葶和韩佩萱早在听到女先生说的第一句话时就没了兴致,不教女红还教什么,读书都是男子的事情,更何况那些天书一样的文字,看了就头疼。
韩佩芊左右瞧瞧,见姐妹几个都不说话,便壮了壮胆子,细声细语地开口:“回先生,我读的书很少,除了《女诫》《内训》,也只读过四书五经,涉猎不多,仅仅会背诵默写而已,说不上透彻理解。”
章先生闻言惊讶几分,带了些欣赏的神色:“四姑娘年纪不大却读了这么些书,竟然还能背诵下来?”
韩佩芊羞怯地点点头,仿佛很不好意思。
一旁韩佩葶和韩佩萱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撇撇嘴。
“那我要来考考你。”章先生微笑道,问了几句书中的内容释义和出处,韩佩芊都能对答如流,让她不由得频频点头,显然看出这个韩四姑娘是下了真功夫的。
这令素娥有些惊讶,前世她竟不曾注意,自己的这位四妹妹如此博学,先前得知她读过医草书经,如今看她连四书也念的下去,不由刮目相看。
虽说这些于自己而言算不得什么,但作为一个闺阁女子,且只有十二三岁的年纪,能通读背诵,甚至对答自如,这位四妹妹私底下必定是费了不少时间的。
若排除前世的影响,她肯定对韩佩芊多几分欣赏,要知道府里的几位妹妹,尤其是二房的两位双胞姊妹尤不爱念书,在这种环境下,她能静下心来念书,可以称得上是难得了。
二房的两位庶女也只念过通俗读物,不过比起她们的两位嫡姐要好得多,先生大约了解了几人的情况,才将目光转向这位公主之女。
“大姑娘,听闻你曾师从江远先生,府里你的年纪最大,想必应该是读过不少文章,不妨说来听听。”她点头示意。
韩素娥是活了两世的人,要说学问,恐怕比这位女先生懂得还多,但她不敢张扬,怕被先生看出端倪,于是谦道:“先生过誉了,我占了个年纪大,却也只比四妹妹好点儿。除了她读的那些,其他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之类,不过是走马观花地涉及了一些。”
章先生点点头,也出了几道题来考验,素娥自是应付自如。
“不错。”章先生颇加赞赏地看着她,“大姑娘果然不愧为江先生之徒,小小年纪也算得上是有才学了。”
“不敢,才疏学浅,算不得融会贯通,今后还需先生点拨。”韩素娥谦道。
章先生眼中赞叹愈发旺盛了,才学了得却不骄不矜,果然很有风范。
“后日开始,逢单数日子上课,上午讲经史,下午教习琴棋书画,”她扫了一眼那两个漫不经心的双胞胎姊妹,补充道:“当然,描红刺绣我也会抽空指点一二。”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
几人不约而同地想,这位女先生听起来真是如传闻般厉害,方才出题考验时已显得博学,没想到在其他方面也颇有造诣,实在是难得。
韩佩芊下定决心,要向这位章先生多多讨教,好让自己在才学方面更上一层楼,更不论二房两个庶女,有机会能接触到良师,于她们而言也是难得。
~
到了六月中旬,天气愈发的热了。章先生已经来了小半个月,因为她教学严格认真,这些日子里课堂上倒是没出过什么岔子。就连二房的两个双胞姊妹在先生的督促下也勉强能将字写的端端正正。
至于韩佩芊就更不用提了,除了每日极为认真的完成先生布置的课业,私下里还经常来找韩素娥讨教切磋,素娥见她十分刻苦,确实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态度,便也耐心地同她讨论。
一段时日下来,两人不说关系亲密,也友好了不少,最起码韩佩芊真才实学,同素娥有不少话题。
一日韩佩芊带了二房的两个庶妹来找她,一进门便道:“大姐姐,两位妹妹今日听闻我要来向你讨教琴艺,特地求了我一起来。”78中文更新最快 电脑端:https://m.78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