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纵使想抓人,也没有头绪。
具体谁是凶手,用什么身份隐藏在京中,无从得知。
“还不明确?”萧宁听到他的回复,脾气上来了,语气激动,“这还需要查吗?凶手是谁分明再清楚不过!”
他目光沉沉,意有所指地望着斜对面的那一方矮桌,引得在场众人也跟着看了过去。
“这……”
一时殿内响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身处被众人打量的中心,谢景渊坐得端正又安然,他佯装不知,神色淡定地剥螃蟹。
“喀嚓”“喀嚓”
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只剩他掰螃蟹腿的声音,诡异地回荡在明徽殿中。
“谢景渊!”萧宁被这种无动于衷的态度激怒,他想起以往折在谢氏手下的萧氏族人,自然怒不可遏。
被点到名字的谢景渊刚剥好一块蟹肉,他茫然地抬头,嘴里还叼着蟹腿。
谢景渊慢条斯理咽下肉,“这位贵客为何突然大声喧哗?是对这螃蟹不够满意吗?”
竖子狂也且!其他朝臣见此,心中啧啧,但看他这样敷衍辽人,也有点窃喜。
该!你们辽人天天骚扰边境,果然还是得让谢氏治治你们。
这轻慢态度引得萧宁大大不快,眉头一拧,几欲喝骂。
“咳咳,萧大人,”王知鹤打断他,“此事虽发生在世子府外,但确实与世子无关,自焚案在京中出现了多起,有线索证明,凶手另有其人。”
萧宁并不相信,冷哼一声,“贵朝就是这样息事宁人的吗?”凭什么他说无关就无关,依自己来看,谢景渊必然于此事脱不了干系。
当然他也不期望能给萧慎报仇,让谢景渊抵命,但是借题发挥,让谢景渊吃些苦头,顺便让宋人在之后的贸易商谈做出让步,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可萧慎之死,确实与谢世子无关。”一个人站了起来,灼灼目光扫过来,声音平稳而有力。
众人看去,是韩大将军。萧宁眼中一闪,意味深长道:“韩将军莫非还兼任大理寺职位?”
韩玮元无视他的嘲讽,缓缓道出女儿在张府所遇之事,在座有些人不知,闻言后不由十分惊愕。
周之翰也适时出声,配合道:“在下便是负责铜钟寺自焚案的人,有证据表明,当日在张府出现的凶手正是三起案件的元凶,那两人,并不像与世子有任何牵扯,倒是可能——”
他停了下来,看了看上峰王知鹤。
“可能是什么?”官家突然问。
王知鹤看了眼异族使臣,有些欲言又止,但思索再三,还是道出真相。
“可能为李氏余孽。”
一语落地,石破天惊。
官家一拍桌子,怒不可遏,“放肆!”
当然这怒斥并非针对王知鹤,而是在说他口中的“李氏余孽”。
赵氏一脉的心病,除了夏辽两朝,燕北谢氏,就是这个李氏,说得再明白些,便是前朝余孽。
就像山匪一样,履剿履出,野草般除之不尽,更别提曾数次搅动得朝中动荡。
如今又听闻这个名称,无怪乎官家如此失态。
“岂有此理,可有查到是谁?”
王知鹤深深垂首,“回禀陛下,尚未。”
“那就给我好好查!彻查到底!”
“臣遵旨。”
“等等,”萧宁不看气氛地打断,“那我族人之死该如何交代?”
怎么又冒出来一个李氏余孽?什么玩意儿?
礼部的人忙满脸堆笑:“萧大人,此事确实不关世子的事,准确说,也不关我朝的事,因为这个李氏余孽并非我朝之人。”
“那他为何要暗害我族人?”萧宁不信,这该不会是宋人串通一气诓自己的吧。
“这……”没人知道。
萧宁摆出一副不肯被随便打发的态度:“此事必须得给我族一个交代!”
“我族人死在世子府外,谢景渊他必定脱不了干系!”
“可此事确实与世子无关。”
虽然朝臣对这个进京为质的镇北王世子不多好感,但在一致对外上,还是不吝于替他说话。
一时争执不下。
“够了!”官家突然发话,面色有些愠怒,“这事与我宋确无关系,但前使臣卒于世子府外,于情于理,也该表示一二。”
“谢景渊,”他看向右下侧那个单薄的身影,不容置疑道:“既然如此,你便同这位萧使臣敬杯酒,稍作赔罪吧。”
敬酒……稍作赔罪?
听闻此话,在场之人有些惊讶,想出声道不妥的人,犹豫再三,还是默默地闭上了嘴。
看来官家对谢家果然还是芥蒂颇深,不惜自损,也要敲打对方。
敬酒便敬吧,也不算什么大事。有人摇摇头,心中不以为意。
可于谢景渊来说,这怎能不算大事。
他一个谢家人,怎可同身为仇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