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第四日。
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在这些年代,打仗一般都是以几百人为单位的,这些部队看似好像不容易被击败,但其意志力比抗日战争时的皇协军还要低。
比如五百人的一支队伍,如果是老兵组成的,那么可能打到剩下五十人左右就会溃逃;如果是新兵或者是民兵组成的话,最快还剩三百人左右时就会溃散。
十九世纪打仗最重要的就是顽强的意志力和团队凝聚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敌人先溃散。
排队枪毙,看似是最愚蠢的战术,实际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战术了。
今天,已经是守城的第四天了。
伤亡人数越来越多,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开始在军队里蔓延,一些人开始对突围慢慢失去了希望,但仍然还是有大多数人对我有着完全的信任,他们都相信皇帝会带领他们突出重围返回巴黎。
正因为如此,我才要更加努力,即使对手是奥地利当时最厉害的将军卡尔大公。
中午十二点到一点是暂时的休战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小时,所有人还是放下了武器并找地方进行了短暂的休息。
不过我并不想浪费这宝贵的准备时间,我叫上了儒尔当和我一起去城里视察城内修建防御建筑的进程。
城市的建筑分布并不整齐,西边有一条小运河,虽然只有十米深,但是敌军步兵绝对不可能直接游过来,所以他们必须划船,但那样绝对会在几分钟内被发现,而且需要搬运木船的数量太多,所以奥军不太会选择直接过运河,而是会选择分布在运河南北方的两座石桥。
城里的主干道让整座城池呈不整齐的九宫格形状,市政厅在中心,而在东边有一座不大的公园,但树木和草丛长的很浓密。
北边有一栋长方形的三层法院,南边有一座很大的修道院,一楼和二楼的落差足足有八米,而且二楼中间是空的,是一个很好的伏击地点。
这五个地方就是主要的防御地点了,在四条主干道旁的所有房子也被全部打通,整座城市正在逐渐建设成一个严密的要塞。
看着什么都没有的主干道,我向儒尔当提了一个建议,将市民家里一些没用的家具拿出来在主干道堆成一道道防线,并且将所有的小道都堵上,这样一来敌军就只能走我们设定好的路线走了,每当敌军攻破一道防线,旁边房子里的守军就立刻对着他们齐射和扔手榴弹,照着这样的方法,一定能撑到援军到来。
今天城墙被奥军的大炮砸了好几个大洞,城墙已经不能再守下去了,等到明天一早城墙的守军就得撤下来,但是在撤之前必须用重物堵死城门,能挡多久就挡多久。
我军的伤亡人数是5458人,逃亡人数是789人;敌军伤亡人数4971人,逃亡585人,援军到达1000人。
我军目前还有20753人,敌军还有27999人。
这些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啊......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