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底是怎么回事?地球的历史、发生过改变吗?是什么样的改变?能大略告诉我吗?如果是不能透露给外星人的情报,小芳可以不说。”
思索后,静静强行冷静下来、先把关于这个世界的背景情报问清楚再说。
“上午,我和其它NT对历史进行调查发现,”小芳没打算遮掩,她的确极易令人产生信任感,“假小芳”这点和静静熟悉的小芳基本一致,“静静极有可能是来自旧时间历史的真正的静静博士,是早期高中时代的静静,那个时期的静静博士的理解能力倒是基本达到了我们要求的及格线,所以关于地球的历史、包括社会演变历史与技术发展历史,可以告诉你一个大概,希望你可以理解——即便是名望传扬到新时间、为人类的‘自由’探寻过出路、伟大的静静博士,本质依然只是个旧时间普通地球人。”
所以静静博士到底是伟大还是普普通通?静静纠结地想。
“旧时间的意识想要对事件做出整体的理解,必须依赖人类脑结构中‘天然生成’的逻辑规则,”小芳说,“但旧时间的逻辑是不完美的、是被自由意识限制而拥有不可调和矛盾的逻辑,也是必须遵循因果与时间顺序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你用以理解现实世界的事件与任意现象的那种普遍的逻辑,所以我给你讲解大致历史时、会将时间顺序理清楚,不至于让你产生过于强烈的矛盾感。”
“自由意识限制的逻辑?”静静不由提出疑问。
“举个例子:给定一个不包含自身的空集,那么这个空集是否包含自身?这样一个疑问在原始逻辑中无法回答,旧时间人的逻辑只能通过类似给‘空集’增添定义来回避这个问题,比如在‘空集’的定义里增加一个‘与自身等价’的定义,那么所谓‘不包含自身的空集’这一概念虽然可以被文字叙述出来,但根据前提要求、这个定义不能提出,从而回避了原始逻辑中蕴含的矛盾——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真正的二十世纪、数学逻辑大发展时期,人类就是依靠增加公理定义来限制‘矛盾’命题,即使那些矛盾的命题完全可以用精准的人造语言提出、甚至证明。”
“这不是文字游戏嘛……”静静直觉头大,但基本理解了小芳的意思,“难怪李老师上堂就讲大学数学、你也和我这样一个普通高中生讲逻辑,换成后排那几个后进生谁听得懂啊,原来你们NT人思维都那么先进的吗?我只是个蠢蠢的原始地球人,我会努力理解你介绍的历史的。”
小芳看似在介绍历史之前长篇大论一番让历史貌似庞杂,但真正介绍起来,其实内容并不丰富、也不复杂、甚至与生涩的逻辑关系不大——也许是为警惕张安全对静静的监控故而刻意缩减了大部分技术细节。
总之,在属于静静那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小脑瓜里,展开了一副貌似波澜壮阔、实际上也很波澜壮阔的历史片段。
首先,小芳在吸光了静静的汁后,才慢条斯理地用调羹吃她的蛋包饭,动作精准到位,每一勺子下去,米饭、鸡蛋皮、沙拉酱、萝卜丁与蔬菜碎末的比例都十分相近,吃起来口感自然也保持一致,静静呆呆地看着、忘了继续吃午饭:智能生物的精准判断力也是NT人的标配能力吗?NT,若确实存在,那必定是个奇妙的种族。
在像个优质又精致的大小姐似的慢慢吃的同时,小芳如严谨平实的纪实文学家般说:“从你的历史视角来看,静静的‘昨天’之前,你知道的历史和你尚未了解的历史、都如你所知、或听说、或想象、或推测,与你的记忆是一致的,所以你记忆之前的历史没什么特别可谈的,通过历史课、历史书和小说之类的渠道都可以了解,我们要讲的历史,在你的‘记忆’之‘后’。”
“唔、啊?哦……”静静发出无意义地音节,呆呆地等待小芳继续。
“以历史上的静静博士为衡量标准,静静博士高中毕业后、直到三十五岁生日之前的这段历史,并没有超出你目前的想象力范围,无非是计算机技术与相应的数学应用研究发生了一点突破、核聚变技术距离‘攻克’倒数第三四五六七个技术难点又近了几十年、南非陷入无穷战乱、古老的文明发祥地又探明足以用到核聚变技术变现的石油储量等等等等。”
“呃、其实我不太关心后边那些问题,”静静老实说,“我、不、我是说历史上的静静博士三十五岁生日之后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无法用逻辑思考的事件吗?”
“不,在旧时间转变成新时间、NT人诞生‘之前’的数十亿年内,原始逻辑依旧是智慧生物认识世界的唯一工具,”小芳说,“脱离先于经验的原始逻辑,智慧生物无法‘认识’任何东西,好了不要打叉!”
“哦……”
“旧时间地球人面临的最严肃、最矛盾的危机,发生在静静博士三十五岁生日那一天,”小芳的口吻让静静接着联想到语文课本,“那天,地球人第一次明确接收到来自外星生物的电波,那一段电波拥有非常明显的规律,可以直接翻译成二进制机器语言、进而变成地球人能理解的信息,那是一段问候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