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钟灵毓秀,鸟语花香。
沈念驾着云头,手中紧紧抱着一盏风灯。那风灯看起来锈迹斑斑,颇是有些年头,里面却有一团绿莹莹的光跳得欢腾。
昨日颍川来酆都找她,本以为是兴师问罪,不想她却主动示好,言辞恳切。最重要的是,她送来了风草灯。
风草灯是九幽至宝,可以收集散魂和魂丝重塑魂魄,这样的镇宫之宝黄泉宫是从不轻易示人的。
颍川如诉如泣,说姑姑当年跳下忘川形魂俱灭,沈悟君是她唯一的姑丈,焉能任他的魂魄无依无存。虽然这五百年里她未能将所有的魂魄碎片集齐,然而这仅有的念想定要还给小殿下。
无论她与颍川旧日情分如何,这风草灯内跳动的却实实在在是父君的魂魄,沈念欣喜若狂!何况,最后缺失的这一缕魂魄她却是知道去处的!
凡间的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座翠微山,翠微山的山脚下开了一间医馆医女堂,那医女堂的医女便是魔后素问转世之人。
现下医女堂外等着许多人。。。以及些小妖精灵。那些等候之人手里或拎着几块点心,或抬着些瓜果,将医女堂围个水泄不通。
一个药童从堂里出来,无奈道,“各位乡亲都回去吧,医女说大家的心意她已尽知,这些东西还是拿回去吧。”
众人还要再劝,那药童却坚辞不受。
沈念远远看着,正要抓个人问问,恰好一个刚刚修成人形的小花精手里抱着一罐蜂蜜蹒跚走过来。
“请问这位。。。”
那小花精忽地抓住她紧张道,“医女原来你在这里呀!你。。。你怎么还不走?!哦,对了,我。。。我的这罐蜂蜜你带着路上吃。。。”
因沈念与母亲素问颇有几分相似,想来这小花精将她当作转世后的娘亲了。
沈念狐疑,“走?走去哪里?”
小花精急道,“当然是走得越远越好啦!离开翠微山,离开汾河,走到河伯找不到的地方呀。”
沈念皱眉,“河伯?”这两个字怎么莫名耳熟?
“唉!医女心中一向只有济世之心,从不与人结怨,然而此番非同寻常。这翠微山地处偏僻,朝廷鞭长莫及。何况,便是官府出面,又岂能奈何这汾河河伯?他是神仙法力高深,偏是看上了医女,三日后便要来娶亲,你不走定要被他掳了去的。”
沈念一听来劲了,撞见鬼了,莫非每一世都要被河伯抢亲么,“切!我定是不肯,他能奈我何?”
“医女还是快快走吧,河伯覆手间便能召唤河水淹没医馆和田庄,我们是斗不过他的。”
沈念忖了忖,“我走了,你们怎么办?”
小花精叹道,“我们虽是道行浅薄的精灵,换个地方还能修行。只是苦了翠微山的百姓,河伯发怒他们就要遭殃了。”
辞了小花精,沈念朝医女堂走去,此时众人大多散去,留下了一堆的吃食。
门口依旧挂着几张泛黄的敬告,写着诸如“耄耋残疾,分文不取”、“防微杜渐才可贵,起死回生未有期”。。。
这地方沈念每年都会来看看,她娘亲素问五百年前重入轮回之后,如今也已经转了几世,每一世都固执地坚守在翠微山,连职业也未曾变过。
好在翠微山一直灵气充沛,民风淳朴,即便每一世都孑然一身,她倒也乐在其中。沈念每每使个隐身术,给她送些名贵的药材,看她诊脉搓药,也觉得甚是欢喜。
今日她未使隐身术,正准备进去,跟个出来的药童撞个正着,那药童手中的一张纸便飘落下来。
纸上写着“学徒招募:1、男女不限,有毕生从医之志愿;2、吃苦耐劳,可上山采药,可下海捉鳖;3、通厨艺。”
药童抬头吃了一惊,揉揉眼睛道,“姑娘是?”
沈念灵机一动,“我是来做学徒的。”
“我这还没贴出去呢,你怎知道我们要招募学徒?”
“原本便要来,从医乃是吾毕生志愿嘛!”
药童从上到下细细打量她一番,“那你进来吧。”
药铺内无人,药童道,“医女在后堂医一个要紧的病人,我后院还煎着药,你且在这里等一等吧。”
这医女堂小小的,大部分被高高低低的药柜所占,柜台上摆着一个算盘、一杆小秤子和一叠黄包纸。
沈念正在无聊,忽听里面素问的声音,“小风,过来帮我一下!”
沈念忙朝内堂走,只见一张简陋的木床上躺着一个老者。素问已经剖开他的腹部三寸,显是要抽割肿块及涎水。
沈念眼观四周,即刻将边上煮沸的锅里捞出铁夹,剪刀等,一一递与素问。
片刻那老者的手指微有弹动,素问忙道,“你再去取些麻沸散来。”
“在哪里?”
“后院瓦罐里,记得掩上口鼻。”
那麻沸散的味道果然奇怪,即便是浓郁的草药也掩饰不住那一抹让人迷乱的香气,沈念皱眉掩上口鼻。
二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