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这样疲惫也拦不住素问眼神的清澈、灵动与。。。寂寞,沈念的心像柔软的花开,胸中激荡不已,这便是她的娘亲。。。即便转世了,也丝毫不曾磨灭那柔情。
素问缓过神来认真向沈念施礼道,“前时我并不知道是姑娘。多谢姑娘帮忙,敢问姑娘是?”
沈念忙回礼笑道,“你便唤我瑟瑟吧,听闻贵堂招募学徒,我便是来应聘的。”
素问将她上下打量一番,“姑娘识医术?”
“略知一二。”
素问一笑,“姑娘谦虚了。”
沈念让素问去休息片刻,自己将外面送来的各种吃食整理一番,竟然有猪蹄,太好了!挽起胳膊整一桌子美食。
晚上三人一桌吃饭,那药童小风吃得欢喜道,“咦,瑟瑟你与我们医女不但相貌相仿,连厨艺都是一个路数。你真是来做学徒的么?”
“当然。”
素问道,“姑娘是何方人士?”
“我从酆都而来。”
小风吃惊,“酆都是哪里?我从未听过。”
素问道,“小风,翠微山外还有万万里的浩渺世界,有个我们没有听过的地方并不稀奇,等你大些我便带你出去看看。”
小风听了便有些难过,却也没说什么。
素问给沈念收拾了一间小厢房,“瑟瑟,这里本是一间堆药的库房,简陋了些,你将就两日吧。”
沈念转了一圈笑道,“不将就。”
“我们明日去采药可好?”
“好。”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二人便背着药筐出去了。佛经云,“堕入凡世渡苦厄,脱胎换骨做真仙。”凡世的苦,旁的不说,只这劳苦一项便甚是折磨。
翠微山方圆几十里,山势陡峭,悬涧密布。不到一个时辰,沈念已觉双腿酸软,素问却无甚反应,边走便与她讲说各种药草生长的位置,采摘的难度与技巧,只见她灵巧跨过一处沟壑,双脚蹬在崖壁上,一只手抓着一棵碗口粗的藤蔓,另一只手迅速摘到一棵覆盆子,纵身一跃稳稳上来,朝沈念甜甜一笑。
山中气候多变,午后竟然下起雷雨,素问拉她躲入一个隐蔽的山洞,二人刚好在此吃些干粮略做休整。
那山洞似是荒废已久,空空荡荡,奇怪的是山洞深处长着一株火红的花,花瓣长长的相互缠绕,诡异而妖媚。
见沈念望着那花出神,素问道,“这是曼陀殊莎,昨日我们用的麻沸散便是从这花瓣的汁液加乌头调制的。入体一刻钟便会失去全身知觉,若要破体治疗,这个是必备的。”
沈念奇道,“这种花翠微山竟有?”
素问摇头,“这花原本只在医书《青囊经》中见过,说是医圣华佗偶入蓬莱仙山求得一株制成麻沸散,后世再无所得。三年前我偶然跌入此洞中,看到此花与医书上极为相似,便釆了一株,不想这花的汁液不仅气味诡异还有迷魂之功,幸亏我及时发现用乌头等药材稀释,竟然复原了医圣青囊经的记载。只是此花的迷魂效果过于强烈,寻常人得到并非好事。”
沈念点头,“用对可是蜜糖,用错便是□□。”
素问点头,“所幸,此地只有这残余的一株,且长势并不怎么好。回去我会将《青囊经》及麻沸散的配方给你,你须谨慎保管。”
沈念顿了顿,“你是要去给那河伯做娘子么?”
素问对她一笑,“你觉得呢?”
夕阳西下之时,二人终于返回医女堂,沈念走在后面,看着晚风吹着素问粗布麻衣的衣角,整个背影在落日余晖中却显得那样蓬勃,映着她头上斜斜插着的一支竹枝条。
翌日一早,素问又带她赶到山下村子的一户人家,素问给那家满头银发的老婆婆带了几个鸡蛋并一斛糙米,那老太太抓住素问的手舍不得放开,浑浊的眼睛里泪光点点,嘴里呢喃着一些沈念听不懂的言语。
素问反握她手,指着沈念与她道,“婆婆莫要担心,爷爷已经无碍了,只是他须得在药堂修养几日才能下山呢,到时这位姑娘会送他下来的。”
“她说什么?”
“她问她的老头子怎么样了。”
“她的老头子?”
“便是前日我们医的那一位。”
那婆婆千恩万谢送她们出去,二人便在村子里游走。
她絮絮与她交代,“瑟瑟,这位婆婆和公公已经年过古稀,唯一的儿子命丧战场,公公又身患顽疾,无人照料。若你得空,时常来探望一番便是最好。”
沈念唏嘘,“真是可怜!”
素问看她,“可怜?其实我挺羡慕他们,有生之年,白头偕老,共赴黄泉,并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福分。”
沈念一愣,“你想与谁共赴黄泉?”
素问苦笑,“一个我未曾见过的人。”
这一日,素问带沈念走遍了周围的村寨,她对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如数家珍,又与他们介绍这位刚收的弟子瑟瑟,仿佛未注意到众人眼中的哀伤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