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集市,是邯郸城中最重要的一座市场。
这里的商品吐纳量或许不如南市,但是这里出入的人,身份要远高南边。
原因无它,因为西市的正北方,就是赵国王宫。
能住在西市的人,多少都跟王宫那边有点联系。
当然,偶尔也有那么一两个例外。
比如住在街口的“老槐树”。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家,无儿无女。在王宫之中,也没有挂得上边的亲戚。
明明是弱势人群,却能住在最黄金的地段。
这一切,自然都是靠着……
“小槐树,我来啦!”
当老槐树刚刚在自家后院燃气炊烟,准备做饭之时。一个粗犷豪迈的声音,就从院子正门传来。
老槐树听见声音,就像听见瘟神一样。赶忙将粟米放入陶罐,架至火上。
紧跟着,那豪迈之声的正主,就循着炊烟来到了他的后院。
“啊!太好了,刚好赶上!”
一个身材健硕的白发老人,三步并作两步,瞬间就跨到灶台旁。接着他也不管陶罐烫手与否,直接揭开盖子。
“小槐树你真是……煮饭又忘了我的份!”
发现里面只有一人份的黍米,那个身体健壮的老人对老槐树进行了一通抱怨。
老槐树对此见怪不怪:“我就没打算煮你的!”
“没煮?你可真绝情!”
“我马上要进宫去见赵丹那混小子了,你总得让我去之前吃顿好的吧?”
老人毫不在意的直呼赵王的名字。然后轻车熟路的找来个陶罐,开始洗米造饭。
老槐树无奈道:
“大将军,大王叫你进宫,是请你去吃宴席,你在我这把饭吃了叫什么事?”
老将军听见这称呼,脸立刻拉的老长:“去,去,去。你可别在这揶揄我。”
“什么大将军,我前脚刚把燕人赶回去,后脚就被收了虎符。现在的我,只不过是一个连吃饭的地都没着落的老头子罢了!”
老将军如此自嘲着,不过老榆树并不把它当回事。
毕竟这位老将军只要振臂一呼,应者必然云集景从。
“我知道老将军你不擅长应付那种酒席,可你也不能每次都这样啊?”老槐树从将军那接过陶罐,将它也放在火上:“就是因为你一直回避这些筵席交际,才导致自己成了个空架子。你说你除了一身打仗的本事,还有什么!?”
“我还有你啊!”
老槐树这套说辞,大将军早就听得耳朵长茧了。因此应对的答案,也是了然于胸。
他这话一说,老槐树也就不再抱怨,而是去屋内抱出一个用水密封的罐子。
接着从里面取出些泡菜:“腌薤菜,要吗?”(薤xiè:藠头,战国时期的主要菜品之一,腌制后口感类似于泡蒜。)
“当然!我来你这,就是为了尝你这手绝活!”
“那你可来的正是时候,今天是绝中绝。”
“嗯?”
“今早弄到了齐国的贡盐,腌出来的薤菜完全没苦味!”
老槐树说着,拿出一个透明小瓶,里面装着雪花一样漂亮的白盐。
而大将军看了一眼那个瓶子,然后又尝了一口盐的味道,顿时脸色一变:
“这东西你从哪来的?齐国的贡盐可不是这样的!”
老槐树会觉得这是齐国贡盐,是因为当前这个时代,制盐水平最高的国家就是齐国。而老将军因为吃过齐国贡盐,所以在观察和品尝后就做出判断:齐国贡盐达不到这个水平!
见大将军面色凝重,老槐树便把自己早上,从一个青年那买盐的前后经历都讲了一遍。
听完老槐树的话,大将军点点头。
之后饭也不吃,就直接走上街头。
在街上巡视了一圈,他就看见两个正在巡逻的卫兵。也没管他们在说笑些什么,张开双臂,将两人夹到自己身边。
“是哪个不长眼的……啊,大将军!!!”
正欲发火的卫兵看见来者之后,立刻端正了态度,语气中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大将军冲他们点了下头,然后道:
“召集你们最好的巡察使,帮我在这西市附近找个人。”
……
“我国倒卖私盐虽不合规矩,不过也不是什么重罪吧?”
在跟着巡察使找人的路上,老槐树有些心虚的向将军请教了一番。
之后将军点头:“买私盐问题不大。”
“不过……”
话锋一转,他指了指那个瓶子:“不过这盐,有问题!”
“老夫走南闯北半生戎马,这天下大半土地都去过,以前从未吃过这样的盐。”
“现在,突然出现了这种新盐,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小槐树?”
虽然没读书限制了老槐树的见识。不过能跟着大将军打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