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
这个姓氏被报出来后,场上众人议论纷纷。
别人或许没资格去指认一个人是不是墨者,但是姓公输的,则是例外。
公输世家,其成家之祖乃公输班,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鲁班。
他与墨家鼻祖墨翟,既是好友,也是对手。
双方相互研究、竞争、协作,共同进步。
在墨家最鼎盛的时期,如果有哪个势力的科研实力与墨家相当,那必然是公输家。
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手,这话放在任何地方都说得通。
因此当自称公输的人站出来,称廉老将军带回来的人不是墨者。场面上的风向就发生了变化。
事情发展成这样,其实都怪廉颇大将军。
老将军因为不玩政治,所以做事一直是军旅风格。当他发现邯郸有隐藏的他国逸材,想到的并不是诱之以利,而是先把人控制起来。
然后由于是赵王寿诞,他便直接把人抓到了王宫。这在外人看来,就感觉是廉颇请了位墨者来为赵王祝寿。
这也是为什么,公输麟要在这种时候去针对王木匠。
因为公输家是赵国最大的战争机械供应商。
廉老将军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这么直接向赵王引荐墨者。这在公输麟看来,就是一种分割公输家权力与市场的行为!
“我如何不是墨者?”
王同学虽然并不是墨者,但是为了达成站着把钱挣了的目的,所以义无反顾的冒领了这个设定。
在廉颇向赵王介绍“这位是墨者”时,他就灵光一闪,想到了破局之法。
这个方法,来自战国知名典故
——墨守成规。
虽然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多被用作贬义,但是作为成语的典故,它其实是在褒义。
它原本的含义是,称赞墨子善守,所以墨家的守城之策,就成了天下通行的规则。不过由于后世的用法有变,所以变成了“守旧、不思变通”的意思。
在这个词的典故之中,有三位主要的人物,分别是墨子、鲁班、楚王。
楚王带着鲁班要打宋国,墨子上前阻拦。之后墨子与鲁班展开辩论,讨论攻守之策,墨子大败鲁班。
输掉辩论的鲁班说:“我还有一手最终杀招,你防不住。”
墨子闻言,摇头道:“我知道你的最终杀招是除掉我,不过我已经防了。我把守城之策都传给了弟子,杀掉我,他们也能代替我守城。”
作为史上第一位全防流创始人,墨翟也可以算是全针教的概念鼻祖。只凭这手“我全都算到了”的细节处理,墨子就用气势迫退了楚王。
借墨家的虎皮,用气势震慑敌人。
这就是王同学先前的打算。
当然,这会儿蹦出个公输传人,那也只能计划有变。
“你不是墨家的人,因为你拿不出墨家的传承之物!”
公输麟其实并不能确定,王木匠是不是墨者。但是为了公输家在赵国的利益,他必须要让这人不是墨者。
王同学当然不是墨者。但是为了能站着走出王宫,他必须让自己成为墨者。
“传承之物?”
“连这都不知道还要自称墨者吗。”
“嗯?”
“墨家唯一指定的传承之术,当然是木鸢!”
公输班说着朝宫殿外招手。
之后四个奴仆,抬着一个巨大的礼盒走上了正殿。
“原本我是想等寿宴开始,再向赵王献上此物作为贺礼,现在,就让你们提前开开眼。”
公输麟说着,让奴仆打开礼盒。
在那里面,装着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雕之鸢!
“真是雄壮!”
“真是精巧!”
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公输公子走到礼盒的侧面,触碰了一下底部的机关。接着木鸢便昂头向天,奋力的扑扇起双翼!
“活…活过来了?”
“这是真的木鸢!”
比起王同学那个自动化舂米机,这个能展翅欲飞的木鸢,显然给会场内所有人都带来巨大的冲击。
虽然让三大天王来评价,他们肯定会更认可那个自动舂米机,毕竟这东西是实打实的生产力。
不过在大多数食肉之鄙的眼中,精巧的工艺机关与剽窃前人智慧的粗鄙劳具,那肯定是前者得分更高!
“不会吧?真正的墨者不会连木鸢也拿不出来吧?”
“廉颇将军也是老了,居然……啊!哪来的乡野粗鄙,敢欺骗我们伟大的大将军!”
在公输麟的引导下,贵族们继续炮轰阿伟。有几个不开眼的还想顺带着转火廉颇,不过被五大三粗的老将军瞪了一眼,立刻乖乖闭嘴。
“啊…这…”
看着在那扑棱翅膀的木头鸟,王同学有些沉默。他还以为对方搬出这个木鸢,然后还能让它起飞,心里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