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逃亡,不仅全家连坐,其邻居也要有罪。
负责看管乡里的里监门、里正,都要受到一定牵连!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乡,乃至全国绝大多数乡,都要修建成道路紧窄的鲍鱼型。
因为这个形状,只要守住路口,就非常容易管理居民!
至于说不走大路逃亡,那对不起,巡逻的官差见一个逮一个。
如果是“亡人”(逃亡犯),那么直接抓走。不是亡人,在林间游荡而不走大道,也会被判处“将阳罪”。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在阿伟说,把这个乡从紧窄的鲍鱼,改造成能迎天下客的大型公交站。
所有干部都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不过阿伟前段时间,每天除了打牌看跳舞,还读了不少秦律,所以对这点也很清楚。
(就跟胡适日记上的读书内容被删节了一样,阿伟也没把读书记在日记上。)
所以他也清楚,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就是路修的多而宽,容易产生“亡人”。
“解决办法是有的!”
见大家都不同意,阿伟伸出一根手指,表示有个方案。
然后他在大家一副看弱智的表情下,说出了三个字:
“城市化…啊呸…”
“修城墙!”
丰乡就在咸阳边上,所以大家当然知道,修城墙是最好的防“亡人”手段。只要在城门这种冲要地段布置卫兵,就能有效控制出入城池的人。
然而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丰乡这样一个穷乡僻壤,哪里有人力物力,去修一个环绕全乡的城墙?
“城墙这个交给我来,明早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阿伟用“你尽管开车,办法老爹来想。”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不过大家最后还是一脸不信的散了会。
毕竟阿伟提出的方案,在他们来看就是不切实际的贵族子弟们,最喜欢干的天方夜谭。
“何不修城墙?”在他们听来,就像贵族问饥民“何不食肉糜?”
这种问题的答案,只有两个字:
没钱!
干部们考虑着,明天起床,该怎么委婉拒绝这种傻到家的提案。
毕竟那是太子的老师,说话不客气点,前途堪忧。然而他们怎么想,也想不通该怎么委婉告诉他“你是傻缺”,于是纷纷都失了眠。
裤衩——裤衩——裤衩——
失眠的前半夜,他们听见了大量树木倒塌的声音。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失眠的后半夜,他们听见了大量木墩落地的声音。
在太阳终于登山后,摆脱了夜盲症的人们,赶忙出门,查看这些声响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他们就看见……
一座高大方木城墙,将整个乡给团团围住!
“先…先生!这是什么?”
赶到城门口的官员们都惊呆了,他们以为阿伟说的“满意答案”,是指令人满意的方案。
却没想到
阿伟所谓的满意答案,是直接把成品拍他们脸上!!
“城墙啊,没见过吗?”
“不不不,我们是说,这东西,昨天,没有!”
由于太过惊讶,乡啬夫说话打起了磕巴。
阿伟则是轻轻耸肩:“是啊,昨天没有。我一晚上盖的,还有问题吗?”
“这,这,这……一晚上怎么可能?!”
“曹孟德一夜起冰城听说过吗?啊……没有啊,那我来代替曹孟德吧。”
“我这是墨守成规第十二规‘卡莱智慧’,墨家一夜筑城术!”
虽然听不懂前半段黑话,不过一夜筑城大家是懂了。
除了感叹墨家机关术恐怖如斯,大家也考试考虑王同学昨天的提案——该如何规划新的街道。
系统:“城墙(木)建设成功,该地块晋升为城市,并且获得5点战斗力。”
“现请为新城市命名。”
听见建城成功,阿伟还挺开心。
不过让他命名,他顿时就愁眉紧锁。
道理很简单,他要是有起名的天赋,也不会被父母冠上王伟,这种能跟一万人重名的大众型姓名。
看阿伟脸色不佳,小月儿便主动靠近:“先生你怎么了?”
“这丰乡有了城墙后,就该是个城了吧?起个什么名好?”因为江西就有一个丰城,所以为了不撞车,必须重新起名。
不能叫长安的原因,先前也说过,就不赘述。
“这是先生在冬日以木所筑之城……那就叫冬木城吧!”
“这个名字好,我喜欢!”
“你这么会起名,以后生了孩子起名也交给你了。”王同学太过高兴,以至于说出了些十分危险的话语。这话,听的小月儿脸红不已。
“嗯!”
她低声应了一下,准备去看先生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