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93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上海滩,十里洋场。
上海滩的租界就像矗立在浩瀚太平洋的点点孤岛,浩瀚海面上发生的一切波谲云诡都与他无关。这一年与民国其余所有年份,在租界中,并没有什么不同。
歌舞升平。
“美利坚有段所谓的\'镀金时代\',但我看,若论起繁华人间,就算是美利坚也是不能与今日之上海相提并论的。”当红舞女的纤腰盈盈一握,公子哥的手掌在其间流连,“言渊,你怎么看?”
雪茄的浓重烟草香气弥漫了整个舞厅。
陆绎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挺拔的鼻梁上挂着金丝边水晶眼镜,一席齐整的白色西装,唇角勾起着上扬,是个微妙的弧度,似笑非笑,与整个上海滩最当红的舞女小四月跳着悠扬的华尔兹。任谁一打眼都能看出来,他是个不折扣的洋派公子哥。当然了,这在上海滩是最常见不过的了。
“无论是美利坚还是上海滩,再繁华的人间也比不过眼前的如斯佳人。”
小四月笑得花枝乱颤,对上了陆绎那一双春水含情的桃花眼,绕她是风月场的高手,也有一抹落日红霞飞上脸颊。
陆绎方从东北北平一带游玩归来,北边与上海不一样,能解闷的场所实在是不多,于是乎,陆绎一下飞机,便直奔这片风月之地。
只是还未到晚间六点钟,陆公馆便派人来请陆绎快些回去。也算是陆公馆的人摸得清这位陆三公子的脾性,见过了时辰,便知道来此处寻人。
陆绎坐了这许久的飞机,跳起舞来却不见风尘仆仆,受了什么舟车劳顿之苦。可一见着了陆家来了人,就算面前的是风情万种的小四月,脸色也说不上好看了。
他知道家里催他催的这么紧是因为什么。
这些年他在外面玩得尽兴,差点都忘了自己身上还有门十几年前就定下的婚约。这次家里老头子勒令他三日内回上海,否则就停了他的开销汇款,就是为了这档子事儿。
“在我面前,收起你那副纨绔样子。”几年未见,父亲陆炳虽是见老,可这幅威严与气势却是丝毫未减。连一贯看不惯陆绎这幅吊儿郎当的样子这点,也是没改。
陆绎短叹一声,掐灭了手指间夹着的半根雪茄,翘着的二郎腿也不情不愿的放了下去。
他家这个老头子,古板无趣的很。
“那门婚事……”
“什么婚事?父亲大人您说什么呢?”陆绎毫不客气的打断了陆炳,不自觉的又拿起了那枚滑轮式打火机,火开了又关。
“你别给我装糊涂。”
“就是与袁家小姐的婚事,我不管你记得还是不记得,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容得你有什么异议?”
“我的婚姻,容不得我的异议,父亲大人,您不觉得这话实在是可笑吗?”
2
天鹅绒的帷幔压得房间里阴阴沉沉的,陆绎不喜欢这样老式的装扮。房间里没有打灯,唯一的光芒是点燃雪茄的一丝星火,在黑暗中不安跳跃。
一层层烟圈,又在空气中消散成云,没了形状。
脑海中会想起方才陆炳对他说的话。
“这些年来你一直都闹着去留洋,我从没有答应过。”
“如果你同意这门婚事,我便放你去。”
“美国也好欧洲也好,都随你。”
谁人都道他陆绎天生的命好。父亲是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亨,坐拥千万家财。前头又已经有了两位颇有才干的兄长,凡是都不用他来操心。再加上近些年陆大少爷从了政,陆家在上海的势力蒸蒸日上。陆绎,只需坐享荣华,吃喝享乐便好。在这偌大上海滩中,任谁遇见了这位陆家小少爷,都要赔上几分笑脸。七八中文更新最快^电脑端:https://m.78zw.com/
可陆绎心里面明明白白,旁人给的几分面子,从来都是给他身后的陆家,从来也不是看在他陆绎的份上。
他也觉得这个“纨绔子弟”做的实在是难,只要是老头子威胁,说要断了他钱财的来源,能让他选的,也只有乖乖回上海,乖乖娶了那个未曾谋面的袁小姐。
“曾经我也自诩为新式女子,甚至可以不乏骄傲的对外人道一句:‘我出生在一个新式、开明的家庭’。”
她提笔,停顿,思忖了几分,墨点滴在信纸上,晕开了一小片。只能抱怨自己心神不定,写废了不知道几张纸了。可,还是要写。于是,有拿出一张空白的信纸,把方才已经写好的内容工工整整的抄写了一遍。
“去年文学课上,读的是巴金先生的《家》,那时我们还在一齐批判封建制的家庭与旧式的婚姻……”
“十几年前父亲大人曾为我定下与陆家三公子的婚约,也曾向我提起。可我只当这只是陈年旧事,时隔多年,早已做不得数……”
“若是在平时,我定不会妥协于此等草率专断的封建婚姻……只是现在父亲病重,唯一的心愿便是能看到我与陆家公子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