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
在帝王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享受特权。
王公公只叹大皇子征战久了,忘了在皇上跟前是什么规矩了,竟然掉脑袋的事都敢做了!
见此情景,王公公赶紧递上了一杯茶,恭恭敬敬地说道:“皇上,您消消气,喝口茶润润喉。喝了茶,您才可以更好地骂人不是?”
一边端茶给皇上,一边给大皇子使眼『色』,让他跪下求情。
大皇子也看清楚了王公公的意思,赶紧原地跪下,诚恳地说道:“父皇,儿臣绝对没有藐视君威的意思,儿臣只是想,父皇替儿臣『操』劳,儿臣要为父皇做点什么才行。”
“父皇,西凉边患已久,父皇为此事忧心,儿臣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儿臣这才请旨,前去西凉边关,为父皇排忧。父皇,天祁朝可以没有儿臣,但是绝不能没有父皇!”
“儿臣以『性』命担保,儿臣心甘情愿前去,绝无二心!”说完,便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定然地看向龙椅上的皇上。
皇上阅人无数,自然看得出来,大皇子说的都是真话,西凉边患确实已久,朝廷上也曾有人上书希望他能亲征,这样看来,大皇子的心思,比起他们,要孝顺得多。
至于借此事向他讨个旨意,大约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其实大皇子的心『性』,皇上一直十分了解,他方才一时发怒,也不过是因为觉得大皇子做事欠思考,像他这样的『性』情,很容易钻进别人的套里去。
今天大皇子面对的是他,不光是一个掌握着他人生死的帝王,同时更是大皇子的父皇,他想的,不是大皇子此举对他有多不敬,也不是对天下黎明百姓的辜负,他下意识地,为大皇子考虑得更多。
他知道大皇子的能力,但是他也会担心大皇子会一去不回,担心他下次面对别人时还会做这种事,担心他被『奸』人所利用,失去了『性』命。
所以,他才会对大皇子如此苛责,那番话也只是希望能让他意识到,有很多事情,不如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有些事,可能会因为他的无知,他的多情,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见皇上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些,王公公这才敢上前替皇上添一壶茶,并借机离开。
这个时候,皇上一定有话要对大皇子说,皇上对大皇子的喜爱,王公公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所以,他才会适时站出来替皇上解围,并提醒大皇子跪下请罪。
不止是今天,大皇子犯了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过,皇上都能一笑了之,在很久以前,王公公就揣测到了皇上的心思。
那时候大皇子奉命出征,皇上不仅日日亲自督促前线的补给,凡是前线传来的公文,皇上都一字一句细细详读,更是派出心腹负责押运粮草,以保障大皇子的军队无后顾之忧。
每次送来的信,皇上都会亲自,如果是大皇子亲笔所书,皇上一天的心情都会非常不错,而如果是由他人代笔,皇上都会习惯『性』地问一下大皇子的境况。
不光是后宫,就连朝堂上的人都说,皇上偏爱四皇子,不舍得他上前线作战,可皇上心里的意思,一定不是这样。
自古以来,为人君者贤能是第一位的,大皇子在军中的扑打,又何尝不是为了以后立储做准备?
大皇子本就是东宫嫡子,身份尊贵,更难得的是,大皇子有孝心,从未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举动,对皇上的宠爱,他受得起。
现在,大皇子只需要在朝上多熟悉一下为政治国的要领,就更加有说服力了。这便是皇上的安排,西凉如此苦寒之地,皇上从来没想过让大皇子前去。